(工作日:9:30-18:30)

在线QQ

客服电话13384778080刘志成:13384778080张彩云:13604770825

会员办理13384778080

微博西部散文网

您好!欢迎进入西部散文网www.cnxbsww.com.

网站阅读量:51088635 在线服务 我要投稿 进入首页
请稍候...
  • 第十届西部散文节暨聚寿山文
  • 第十一届西部散文节在青海化
  • 西部散文学会为获奖作家颁奖
  • 第五届西部散文学会贵州高峰
  • 贵州创作基地授牌
  • 西部散文学会云南牟定县分会

清涧袁家沟/【陕西】付鹏飞

点击率:4116
发布时间:2016.06.21

  一个镶嵌于大山深处,地处黄土腹地,宿营黄河西岸,聆听无定河流淌的古村落。


  1936年2月5日(农历正月十三)下午,到达陕北三个多月的党中央毛主席,为了巩固陕北革命根据地,开辟抗日前线战场,推动全国人民的抗日,又踏上了东征的革命征程,其中总部三百多人,进驻了袁家沟。


  毛泽东住进了白育才五孔窑洞的中间一孔。人有情来天有意,天公作美,就在东征总部入住袁家沟晚上,大雪随风潜入夜,黄土高原披上了圣洁素装。对于终其一生奋斗不息的毛泽东而言,绝不会闲庭信步,第二天,踏着积雪,毅然攀上了临村黄河西岸高家洼塬的致高点,察看东征的线路。他一边实地考察跨越黄河的军事线路,一边无不欣赏着北国雪景,雪在飘,山似舞,原似驰,黄河也失去了往日的咆哮,触景生情,忆古思今,诗兴大发。他被震撼了,他被互动、互应、互知了,回到袁家沟,欣然命笔: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唯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这首诗言景、言情、言志,雄视古今,势之雄伟,境之玄妙,震古铄今,多少诗人望诗兴叹而自省、愧色、膜拜。


  这首诗似乎向世人宣告,苍天大地都在为我们欢蹦跳跃,黄河都在聆听,中国共产党在这里,毛泽东在这里,你们在哪里?这里就是中国革命的至高点,这里就是中国人民的希望所在地,这里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基地,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


  这首诗坚定、自信,既是革命事业的号召曲,又是文学中的典范,我们今天读来,依然倍受鼓舞,回味悠长。只要略喝过点墨水的人,无不知晓,众多的人倒背如流。对于我来讲,这首诗中学已学习过,当时年龄与阅历,只是一个字面的认识,后来,长大了的我,读了不知多少遍,现在还在读。如今,一些单位的院落、走廊,家庭居室、城市公共场所,不时在你的眼帘前闪现这首诗,一些书法家的笔下就更不用说了。


  史实反映:1945年8月,毛泽东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诗人柳亚子(也有人说是郭沫若)向毛泽东索词,毛泽东顺手从衣服的口袋拿出了这首书写好的诗,递了出去,发表后,震动了山城重庆。气得蒋介石暴跳如雷,命令手下的文人墨客、政治要员也要写出如此诗篇,企图压倒毛泽东。殊不知,无一人能为之。


  这首诗,用今天的话来讲,犹如一颗巡航导弹,从天外飞入,从心理上威慑了蒋介石,击溃了国民党,势如几十万大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打击。


  反过来我们又在思索,古往今来,身临其境的军政要员,文人墨客难以数计,为什么唯毛泽东写出了无与伦比的诗篇。我想:一者,毛泽东爱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爱恋着人民,胸怀大志,有责天下,与天地相融,运筹帷幄于乾坤之间;一者,毛泽东博古通今;一者,陕北这块神奇的土地,给予了毛泽东神奇的感情触动与悟性。


  毛泽东在袁家沟战斗与生活了十八天,发表了《东征宣言》;填出了抒怀革命豪情的诗篇《沁园春·雪》。


  袁家沟看似平凡,实则孕育着不凡。


  袁家沟也因毛泽东蓬荜生辉。2010年8月22日,我怀着虔诚敬仰,心仪已久的心情,随同事一路颠簸,夜宿袁家沟。


  这是一个平常的村庄,但是,这里有伟人的足迹;这里有文学诗词中光辉灿烂的一页;这里的人一批批走出袁家沟,尽其所能,担当社会要职,去为社会、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住的窑洞十分普通,看上去一目了然,几乎没有陈设,院落结构倒多少显得有点古老,但,我觉得这五孔窑洞十分可爱,透出一股子超然。我在墙里墙外,窑里窑外走来走去。毛泽东书写《沁园春·雪》的高腿书桌,依然留在他住的窑洞中,民间一个极其普通的高桌,一点也看不出有什么神奇之处。可是,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株草、每一寸土,桌子上每一个角、一条腿,都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有关,与毛泽东的人生价值有关。我们总是想多瞧几眼,也愿多呆一会儿,仿佛聆听到了他老人家的朗朗湘音。


  来到这里,晚上住宿不要钱,吃饭不要钱,凡见老乡都在招揽我们到他家作客吃饭。这与当今金钱至上,人心躁动,庸俗冷漠,一切经济商品化的社会环境形成了对立,与那些尔虞我诈,乘人之危,声色犬马者构成了巨大反差。袁家沟民风古俗依旧,依存。由此,我们联想到当年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来到袁家沟后老乡们待他们的种种动人情景。据老乡讲,一位已过世名叫白玉桂的老大娘,当年为毛泽东缝做了一件衬衣。由此,又让我们联想到,毛泽东在陕北十多年生活中穿的那件衬衣(照片显示),也许正是出于这位大娘之手。


  来到袁家沟,审视老百姓的行为方式,我又一次思考什么是陕北农民?陕北人的高贵品格还有那些?陕北为什么能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反过来又想,什么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带来的最终结果会是什么?这些问题,对立又一体,对之于现行的社会潮流,孰重孰轻、孰是孰非?我一时理不出所以然,心头一片迷茫。


  袁家沟,一个官员辈出的地方,从中央到地方,仅建国以来,出了4位省委书记(白如冰、白栋材、白治民、白恩培),17位副部级干部,数百位地市、县级干部。对于“当官发财”的传统中国人,无不令人称慕,传唱,也必然成为当地人议论袁家沟的焦点话题。


  如此显赫的村庄,自然衍生出众多的解读。其中之一:当地有民谣“袁家沟,沟对沟,两股清泉当沟流,四百人口住两头”。两股泉水正出自于村中间一座山的两翼,山被谓之龙头,后连着大山,泉被谓之为龙眼,四百口人都住在龙头的两侧,民间道这是一个出官的地脉:龙抬轿。


  一方水土一方人,袁家沟之所以能走出众多高官要员,得之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早期投身革命的青年。袁家沟人有句古训“宁可一日无餐,不可一日无教”。就在我们夜宿袁家沟的晚上,来了一位四十多岁自学成才的白铭才。他撰写了一些歌颂袁家沟的诗,读来饶有韵味;写出了袁家沟村歌,又亲自谱曲,试听过后,直让人奋进激昂,音余心迹久久徘徊。让我着实感受了袁家沟人的出手不凡。感慨之余,我不禁对他说,如果你走出这深沟大山,一定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才。


  袁家沟,实为白家村。村里保存着明朝时期白家家谱,因持谱人不在家未能睹之,也许不得轻易而见,最近,商议重新修家谱的事宜(按旧志,祖上著有《白氏志略》一书)。袁家沟的名字得之于村内泉水昼夜流淌,村民纷纷筑起菜园用泉水浇灌,他村人爱慕地称之为“园则沟”,后演变成袁家沟。


  如今的袁家沟,呆在村里的人数一百二三十人,大部分为老弱病残者,年轻人皆携妻带子外出求生路(俗语:做生活)。村民以枣树为主要产业,在收枣季节里,若逢连阴雨便收入甚微,大部分农户贫弱、空虚,依然固守在旧式窑洞中。夜宿袁家沟的晚上,当我们走进54岁的村支书白江思家时,他正拿手机给村民一个一个打电话,要求次日早出工修路。因为,就在我们去袁家沟的前一天,这里下了一场大雨,道路泥泞不堪,无以行车、驻足。早上起来,我们看到零散在路上的村民有27人,年龄都在四十岁以上。


  当年毛泽东与红军东征总部住过的地方,政府投资正在修葺,意在以旅游来带动地方产业调整。


  袁家沟,山清、水秀、人和,一块神奇之地。这里是政治家、文学爱好者、民俗学家的寻梦之处。


  离开了袁家沟,我茫然于一种复杂的心绪,在思索:


  自然需要一种环境


  人类需要一种生态


  民族需要一种延续


  发展需要一种前提


  愿,我们把根留住!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西部散文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蒙ICP备17001027号-1
技术支持:内蒙古帅杰网络有限公司
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邮箱:xibusanwenxuankan@163.com
电话:13384778080
手机:刘志成(西部散文学会主席)13384778080  张帅:1514971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