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9:30-18:30)

在线QQ

客服电话13384778080刘志成:13384778080张彩云:13604770825

会员办理13384778080

微博西部散文网

您好!欢迎进入西部散文网www.cnxbsww.com.

网站阅读量:54092552 在线服务 我要投稿 进入首页
请稍候...
  • 第十届西部散文节暨聚寿山文
  • 第十一届西部散文节在青海化
  • 西部散文学会为获奖作家颁奖
  • 第五届西部散文学会贵州高峰
  • 贵州创作基地授牌
  • 西部散文学会云南牟定县分会

吴起秦长城(高宝军)

点击率:25649
发布时间:2016.06.12

     从小生长在陕北吴起县境内,抬头是山,低头是沟,眼睛里、脑子里满是那一座连一座的黄茫茫、黛苍苍的山峦。这些多得数不清的重重皱褶,看上去浑厚,连绵,流利,舒坦,重叠有韵,跌宕有律。它们组成了黄土地特有的景致,它们刻画着吴起县独有的风情,它们展示着北国风光的苍茫,它们舞动着“原驰蜡象”的神韵……

    不经意间,你会突然发现,在某一个山梁峁头上、崖畔沟洼间,有一条隐隐约约、漶漶漫漫蛰伏着的“S”型曲线,时而拱起脊梁,时而隐入山岭,阵阵山风袭来,长在这条脊梁上的茅草野蒿便随风起伏,恰似一条巨蟒在蠕动,在苏醒。

   这是什么?

   像风雨剥蚀形成的山峁又不是?

   像日月消融人为的斧痕又模糊?

   像饱经沧桑的山村老人额头上的皱纹?

   像操劳家务的村妇手背上冒起的青筋?

   像崇山峻岭中蛰伏的巨蟒褪下的鳞壳?

   像天帝鬼斧神工为人类刻凿出的雕塑?

    你再定睛细看,哟,这条顺着山头绕着山梁蜿蜒的伏龙,沿着山势的走向延伸,或这里,或那里,或远处,或近处,或隐隐约约,或长长短短,或高高低低,或宽宽窄窄,连绵起伏地缠绕蛰伏在重峦叠嶂中。

这,就是陕北吴起县的古遗存;这,就是战国时期的秦长城。

    据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一文记载,此长城修筑于秦昭襄王25年,西起临洮(今甘肃省岷县),经渭源、陇西、通渭等县,越过六盘山,再经宁夏固原、甘肃镇原、环县、陕西吴起、绥德等县而止无定河西岸。吴起境内的这段古长城遗址,自庙沟乡郝林沟南梁入境,经长官庙、庙沟、吴起三乡镇后,进入志丹县纸坊乡,又从纸坊乡折回吴起县薛岔乡、五谷城乡后通往靖边县红柳沟境内。

     此段秦长城全长230余公里,城墙底宽10余米,高约12米以上。在修筑时,古人尽量利用堑修之塄坎,多为内低外高,低洼处多为夯筑,至今仍能清晰地看到7-8厘米的夯土层。

    在吴起县境,还有一道位于白于山以北,贯穿周湾、长城两乡镇的明长城。据《明史·宪宗》记载,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余子俊巡抚延绥,上书建议朝廷乘春季敌人战马疲乏时,用两个月时间,突击在西夏国边界修筑一座长城,以防御外来入侵者。得到了皇帝的批准后,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余子俊率役军四万东起清水营,西抵花马池,依山就势,或建堡筑墙,或凿岸掘堑,不到三个月,绵延885公里的明长城全面竣工,为明王朝筑起了一座重要军事防线和报道军情的通信快道。这段明长城,从靖边中山涧乡入吴起县境到长城乡,经二道坝、双湾涧两村后进入周湾镇,经王树湾、罗涧村,于东湾村青杨山跨罗涧河入定边县境,全长13.25公里,底宽12米,高约15米,有岸寨巡警土墩9个,营盘两处,保护相对完整。

     横亘在吴起山梁峁崖上的两段古长城,为秦、汉、宋、元、明等历朝历代修筑。历朝历代战争不断,历朝历代修筑长城的工程不断,断断续续,修修补补,积攒成今天这个模样。这些被风吹日晒雨水侵蚀只留有断壁残痕的古长城,朝迎东方日出,暮送大漠落日,与毛乌素边缘的荒野朔风融为一体,形成了这里的一大边塞人文景观,构成了一部积淀着吴起厚重的千年历史巨书。

     这些由土埂、山包、断壁、残崖、坍墙、坏墩、破砖、碎瓦组成的吴起古长城遗迹,东不见尾,西无尽头,越山跨谷,穿云破雾,连着嘉峪关,接着山海关,与北京的八达岭长城浑然一体。当你略略了解到这段古长城当年的雄强、悲壮、英勇、激昂的时侯,当你登临到这段饱经沧桑、满身疮痍的城墙上的时候,你的心头就会涌起波澜壮阔的风景,你的灵魂就会感到惊心动魄的震撼。这些历经千年风霜的文化古遗,看上去已面目皆非,几乎要化入崇山峻岭中,如今仍然魂绕九州,魄萦山河,顽强地支撑着一个民族曾经有过的力量、智慧、毅力、信念,执拗地向后人昭示着冷兵器时代的那股热情、激奋、勇猛。尽管说,秦长城未能挽救秦王朝的衰败,明长城也没有挡住明王朝的灭亡,但在当年长矛大刀相搏的时代,入侵者面对这堵城墙,面对城墙上守城的精兵强将、滚木擂石、强弩箭镞……怎能不望而生畏。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的一首《陇西行》,把长期以来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反映得淋漓尽致。远在边塞的丈夫早已化为无定河边的枯骨,妻子还在梦境之中企盼他早日归来团聚,这是何等的悲哀。在这座古长城上,不知有多少英俊的年轻壮士在统治者的争疆拓域中丧失性命,也不知有多少春闺妇人在日思夜盼中失去了亲人?

     站在古长城的城墙上,看着这些历经风雨雪霜、从血与火的古战场冷却下来、伤痕累累的身躯,真让我们感慨万千:那生长在长城上的萋萋芳草,莫非就是当年守城将士的忠魂在摇曳;那覆盖在长城上的丛丛花簇,莫非就是过去守城兵卒的热血在倾注;看到远处固守在山巅的烽火台,我仿佛看到了边塞狼烟四起、勇士血染疆土的战斗场面;看着眼前依稀可辨的夯土层,我似乎看到了汗流浃背筑城、悲壮倒在墙跟的累累白骨。肆虐的朔风卷起在长城脚下,荒山野岭的落叶枯枝被吹得呼呼作响,我的耳畔又一次响起了古战场上的战鼓声、马蹄声、喊杀声,响起了几声胡笳和羌笛的哀音伴着孟姜女的哭声。呵,从千年历史遂洞中走来的古长城,被风霜雨雪消损得瘦骨嶙峋的古长城,你默守在北国之疆,你静卧在群山之巅,你守望着什么?你期盼着什么?

     每当一个日出、日落的时候,你都睁大眼睛,屏住呼吸,打量着历史的脚步走向哪里,是战争的余音,还是和平的黎明;每当一次潮涨、潮落的时候,你都侧耳静听,静听那人类的心声、时代的节律如何跳动,是悲伤的窒息,还是幸福的愉悦。心诚则灵,天人感应。历史是人民的历史,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人民的心愿感天地、泣鬼神,人民的希望化为历史的指南。血染长城魂魄在,骨垒历史意志坚。而今的古长城,扛住了塞上漫天风雨的浸淫,挺过了厚厚冰雪的覆盖,用伤痕累累的身躯迎来了清风着意化为骄的盛世。

     花开长城内外,春满北国风光。今天,吴起境内古长城已被一丛丛碧绿的沙棘,妆扮成一条翡翠般的玉带,长城脚下,山丹丹又红遍了背洼,毛头柳又绿了河滩,川道上车水马龙,县城内高楼林立,人民群众的脸上都刻上了幸福的烙印……透过重重关山,顺着这条蜿蜒起伏的巨蟒眺望,我看到人类渴望和平的意愿,正凝成一道绿色的万里长城。

    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战争的硝烟云开雾散。古长城坍塌了,坍塌得几近废墟。我知道,这座被称为世界之最的宏大工程,这座曾发挥着军事作用的钢铁长城,还要坍塌,还要破败,最终将要在历史的更替和岁月的推移中,消失在朔风暴雨下,消失在大漠荒野上。人们生活的全部内容,也不再是仅仅围着长城打转,拼搏性命!

    这,是长城的历史见证;这,是长城的时代感言。

     花朵凋谢了,种子却成熟了。石在,火种是不会灭的。古长城废弃了,它的灵魂却萦绕在群山之中。古长城用它刚刚演出完一个个悲剧后“谢幕”的表情,向今天的人们诉说着衷情: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国歌在耳畔响起,

    长城在眼前浮现。

    浮现在我眼前的,不是雄伟壮观耸立在八达岭的长城,不是绵延不断蛰伏在吴起境内的长城。是一个个志愿者排成的列列长队;是一条条母亲河治污后的清水碧波;是一座座荒山退耕还林后的生机勃勃;是一次次传统与现代对接中的礼花飞溅;是一回回历史与现实贯通中的捷报频传……

    呵,长城,你是母亲,你是壁垒,你是旗帜。你抚育了英雄的华夏儿女,你目睹了民族的沧桑巨变,你经历了战争的烽火狼烟,你记载了历史的兴衰荣辱,站在你的身旁,一种崇高的情感在我心中激荡!

    长城,我记忆中的古长城,魂魄永驻!

    长城,我心目中的新长城,精神长存!

                              

    选自散文集《乡村漫步》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西部散文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蒙ICP备17001027号-1
技术支持:内蒙古帅杰网络有限公司
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邮箱:xibusanwenxuankan@163.com
电话:13384778080
手机:刘志成(西部散文学会主席)13384778080  张帅:1514971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