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384778080 |
二○一七年,龙安桥镇小河东村建起了文化活动室,其中包含了一个图书阅览室。但由于当时村里资金紧张,无多余的购书款,所以图书阅览室里大部分书架是空的,村民们苦于无书可读,图书阅览室也成了“摆设”。
这件事牵动着我的心。
我出生在小河东村,那里有生我养我的黑土地和淳朴善良的父老乡亲。岁月在我的生命中已经刻上一道道年轮,在家乡度过的那段青少年时光,早已往事如烟。时光荏苒,一晃我已年过六旬,离开家乡三十多年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越来越浓。多少次梦回故土,家乡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那片郁郁葱葱的杨树林,那条清澈见底的乌裕尔河……一切的一切都又一次清晰地出现在我的梦中。虽然是梦,但这是游子对家乡的一种深切思念。
去年七月的一天,我回到了久别的小河东村。入眼的是家乡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内坑洼不平的泥土路已变成了宽敞平坦的水泥路;儿时玩耍的那片小树林如今已长成了参天大树;那条像脱缰野马的乌裕尔河,已被引到田间种上了水稻;过去的土坯房现已寥寥无几,都变成了砖瓦房……
也就是那天,我第一次走进了村里的文化活动室。宽敞明亮的活动室让我感慨万分,这是村民们活动的场所,是文化知识的宝库啊!此时,屋内有几个村民正在看书,可是书架上的书并不多。看着空空的书架子,我有些心酸。从此,这件事便住进了我的心里。
回到家,我彻夜难眠,头脑里总是闪现着家乡的变化,让我发自内心的感叹。家乡啊你变了,变得越来越好看了。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村民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就越来越高,可村里阅览室的书实在太少了,我就萌生了想把自己四十多年积攒的书籍赠送给家乡的念头。虽然,我深知书是我最好的朋友,即便是搬了五次家,生活用品换了几茬,可这些书却一直跟着我,与我形影不离。书,是我前进路上的灯,是我遨游知识海洋的船。我喜欢读书,就像高尔基说的那样,“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书是我生活中的最大乐趣,没有书就觉得生活乏味,没有书就觉得精神空虚。书给我知识,给我本领,让我从一个农村的孩子当上一名人民教师,又走上了领导的工作岗位。
书可是我人生路上的功臣啊!我真的不舍得离开他们!
可那空空的书架却一次次跳进我的脑海,刺痛着我的心。我离开小河东村那么多年,家乡确实有了很大的变化,但还是没有摆脱贫困,村民们没有文化是造成这贫困的主要原因啊!家乡是我的根,没有家乡就没有我的今天,吃水不忘挖井人,为家乡送点精神粮食是我应尽的义务。这些书如果能被更多的人阅读,这些人生的道理如果能被更多的人分享,那是不是他们更大的价值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二○一八年三月十三日那天,我走到书柜前,看着整齐排列在书架上的书,自言自语地说,“老朋友们,今天我就要和你们分别了。我相信,到了我的家乡,你们会实现更大的价值,感谢你们替我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去做奉献!”随后,我翻开一本诗集——《绿野短笛》。这里面记录了我所有的诗歌,是我最珍贵的宝贝。翻开扉页,我奋笔疾书:献一片爱心,望家乡早日脱贫,愿书为你们带去文化和希望。当我将这些书分类、打包、装箱后,足足有二十二箱!这些都记录了我的成长和进步,充满回忆,是我人生路上的瑰宝。从此,我要和他们分离,但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因看这些书而成长、坚强。
我数着书单,突然发现,这些书的种类虽然很多,有理论方面的,有文学方面的,有科技方面的等等,但关于现代科技的书少了一些,这些类型的书也是帮助家乡脱贫致富的法宝呀。于是,我又跑到新华书店,花了两千多元钱买回两百多本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方面的村民实用的科技书。我亲自开车将这些“老朋友”和“新朋友”们送到了家乡的阅览室。从此,那些刺痛着我心的空书架便是他们的新家了。
初春的早晨,天气还是冷飕飕的,太阳躲在厚厚的云层里不敢出来,再加上头一天下的小雪,路面滑不太好走,车行驶到半路,老天又偏偏下起了雪,只好把车速放慢,一百多里路程跑了近两个小时。因头一天我已和村里打了招呼,车一进院,村书记、村长、还有几十个村民早在村里等候,看我的车进了院,都出来迎接。让我没想到的是,镇党委书记范书记也来到了现场,大家都忙着把书搬到了文化阅览室。
在村会议室,我们团团围坐,由村长主持开一个小小的坐谈会,我简单说了一下我近几年离开工作岗位后在读书和写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当然,这些成绩都离不开我的“老朋友们”的帮助。我相信,我的这些“老朋友们”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一定会帮助更多的人。
虽然,镇党委书记说我是小河东村的骄傲,但我自己知道,家乡是我的根,无论到什么地方,取得多大成绩,我都不会忘记家乡的养育之恩。今天,我把一册册书籍赠送给家乡,就像一粒粒文化的种子洒在家乡的黑土地,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开花结果。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微信公众平台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