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9:30-18:30)

在线QQ

客服电话13384778080刘志成:13384778080张彩云:13604770825

会员办理13384778080

微博西部散文网

您好!欢迎进入西部散文网www.cnxbsww.com.

网站阅读量:51738641 在线服务 我要投稿 进入首页
请稍候...
  • 第十届西部散文节暨聚寿山文
  • 第十一届西部散文节在青海化
  • 西部散文学会为获奖作家颁奖
  • 第五届西部散文学会贵州高峰
  • 贵州创作基地授牌
  • 西部散文学会云南牟定县分会

李光明小辑

点击率:2601
发布时间:2020.12.11

巍 巍 越 城 岭


毛主席说: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

是播种机。”能重走长征路,是每个中国人的夙愿。

金秋十月,桂林的桂花开了,香飘十里。我有幸

随桂林市作家协会的老师们一道,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一一桂林市作家重走长征路”活动。我们深

入灌阳、全州等地采访采风,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长

征精神。

10 月 19 日,我起了个大早,乘公交车到达市中

心广场。市作家协会主席盘文波老师、志愿者王熙兰

教授等人已等候在此。市区、灵川县、平乐县、龙胜

县、荔浦县的作家们都在这里集合。 9 点整,大家登

上大巴车,从杉湖酒店出发,过中山北路,从北极广

场左拐进入福利路,继而开上高速公路。

一路上,市旅游学院的王熙兰教授负责主持活

动。王教授首先作了自我简介,他是灌阳县人,对红

军长征湘江战役等历史颇有研究,曾出版过《血染湘

江》、 《腥山血岭》等书。王教授为了活跃气氛,带领大

家开启红歌串烧模式。王教授一口气唱了《长征》等

几首红歌。盘主席深受感染,也唱了两首红歌。接着,

各县的作家老师们纷纷闪亮登场,你方唱罢我接龙,

一展歌喉,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多才多艺的一面。没

想到,车上竟隐藏了如此多的歌唱能手,有些甚至不

亚于歌星。比如罗龙辉老师,每唱完一首,大家就纷

纷鼓掌,请他再来一首。不知不觉,我们已到灌阳境

内,大家提议,全体合唱《我和我的祖国》这首脍炙人

口、唱遍大江南北的流行歌。“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

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美妙的歌声中,我的已从灌阳北下了高速,一路奔

波, 12 时左右,终于到达第一个目的地一一东方红

水电站大坝。兴安、全州、灌阳县的作家老师们早已

在门口迎候。

灌阳县水车镇大坝至官塘的灌江段,如今已是

水车水库的库区,全长三十多里。因水势平缓,两岸

崇山峻岭,连绵不绝,谷中碧波荡漾,与长江三峡很

相似,故有“灌江小三峡”之称。

我们登上游艇,一边观看革命影视片《血战湘

江》,一边吃中午。午餐过后,游艇缓缓起步,船桨激

起涟漪,波光粼粼。我们登上船顶,只见水库蜿蜒于

李光明

巍 巍 越 城 岭

57

俪人·西部散文选刊

云山雾海之间,常见云蒸雾绕,虚无缥缈,倍添神秘

莫测之感。两岸青山叠翠,虫鸣鸟唱,水中鱼群穿梭,

追逐嬉戏,一帧帧美景,如画扑面而来, “灌江小三

峡”名不虚传。

“老师,请帮我在这里拍个照!”我们循声望去,

只见游船前端的栏杆上有醒目的横幅: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旁边有一面印有“红军第五军团三十四

师”字样的旗帜正迎风飘扬。王教授告诉我们,湘江

战役是红军长征史上最壮烈的一大战役。 1934 年 12

月,红五军团三十四师担任全军总后卫,陷入重围,

大部分壮烈牺牲。这支战功赫赫的队伍,血洒潇湘,

悲壮地完成了钢铁后卫的神圣使命。我们此行目的,

正是追寻名垂青史的绝命后卫师的足迹。

游船时快时缓,约半小时行程,转了数个弯后,

在西岸一个江湾处停泊。正在跟我们滔滔不绝讲红

三十四师故事的王教授说: “红三十四师途经休整地

旧址一一水车镇合成村苗源屯到了,请大家下船步

行前往。”

我们依次下船,开始沿曲折的羊肠小道向上攀

登。前行十分钟左右,王教授停下脚步,指着路旁一

棵树说: “大家看看这棵树,有谁知道它的名称吗?”

我们都摇头。王教授说: “其实,我也不知道它的名

称,你们发现了它的特别之处吗?当地人称它为 ' 红

军树 ' 呢!”我们仔细观察,发现这棵树的确很独特,

表皮十分光滑,且呈红色,在一众树木中十分显眼,

更奇特的是,它从根部开始分三枝向上生长呈“三足

鼎立”之势。王教授告诉我们,这棵三岔树在当地很

少见,据说是因为红军从 1931 年到 1934 年三次经

过灌阳县,并且浴血奋战,成千上万将士长眠在这片

土地上,鲜血把大地都染红了,这才生长出这棵奇特

的红军树。我们听了,唏嘘不已。红军长征绵延万里,

湘江战役感天动地,红军将士英勇献身,山川为之动

容,草木为之含悲。

上到半山腰,我们看到一个小山屯,这就是著名

的红色小山屯—— — 水车镇合成村苗源屯,真有“山重

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的惊喜。王教授领我

们走近路边一座民国风格的民居,其建筑规格与风

格,明显胜过周围的民房。王教授说,这座民房建于

民国时期,占地 360 平方米,砖木结构,有六房一堂

屋一天井。这民房原属于民国一位乡长兼民团团才

的土豪所有,当年听说红军要路过该地,他带着民团

逃跑了,红三十四师就在此休整。今年,根据中央指

示精神,旧址被修缮一新,供人们缅怀先烈。

参观完旧址,我们集中在门前一块空地上,中间

立有一块石碑,正面红五星下刻有“湘江战役苗源红

三十四师途经修整地旧址”文字。灌阳县文化局的老

局长已等候在此。老局长曾多次为国家领导人和央

视记者等讲解红军过灌阳的历史,显得非常专业与

稳重。老局长绘声绘色地讲述中,我知道了党的少数

民族政策发详于此,对我国民族政策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我还知道了,红三十四师曾两次途经这个小山

屯。第一次突围出来时经过苗源,本可以安全渡过湘

江。然而,中革军委命令红三十四师前往新圩接红六

师十八团的防。红三十四师毅然接受命令,再次途经

苗源返回战场,掩护中央红军安全渡过湘江。不幸的

是,红三十四师完成阻击任务后,陷入敌人重围,损

失惨重。红三十四师一百团团长韩伟掩护师长陈树

湘突围后,弹尽粮绝,与 5 名红军战士英勇跳崖。韩

团长与一名营长和司号员被漠川协兴王家庄一土医

救活,得以幸存。

陈树湘师长于 1934 年 12 月 13 日,率余部从江

永桥头铺马山抢渡牯子江时,突遭江华县保安团伏

击,腹部中弹负伤。强忍伤痛被战士抬至道县驷马桥

后,又遭道县反动武装袭击。为了让部队安全转移,

毅然推开抬护的警卫战士,带伤与敌激战,直至弹尽

昏迷后被俘。敌人得知陈树湘是师长,就抬着陈师长

前往道县保安司令部邀功请赏。途中,陈师长苏醒过

来,愤然从伤口处掏出肠子绞断,慷慨就义,实现了

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年仅

29 岁。 2014 年,在闽西古田召开的解放军全军政治

工作会上,习近平主席向全体与会代表讲述了陈树

湘师长的故事,并给予“断肠明志”的高度评价。

听完老局长的讲述,我们感慨万千,陈树湘师长

等革命先辈,那种对革命坚定不移的信念,那种视死

如归的英雄气概,那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优良作

风,让我们万分钦佩。返回的途中,途经水车修睦村,

我们得知当地群众在村里修建了一座红三十四师无

名烈士陵园,大家决定步行前往瞻仰烈士墓。苍山如

58

俪人·西部散文选刊

海,我们整整齐齐排好队,恭恭敬敬向烈士墓三鞠

躬,表达我们深深的敬意。

下午 4 时许,我们到达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

海井红军纪念园。纪念园大门庄严肃穆,前来参观的

人仍有不少。纪念园中央广场矗立着一座塔形塑像,

由红色步枪与银白刺刀组成的造型高耸入云,引人

注目。步枪造型的左侧是刚落成的“新圩阻击战史实

陈列馆”,后方是由一个巨大的红军帽造型构成的纪

念馆,五角星闪闪发出夺目的光。

我的怀着崇敬的心情,先参观陈列馆。馆内陈列

丰富的历史文物、翔实的文史资料,生动再现了新圩

阻击战的壮烈场景。我们步履沉重,在讲解员的引领

下,徐徐来到一幅巨型油画前,画面显示战士们与伤

病员依依不舍分别的场景。讲解员用深沉的声音跟

我的讲述油画内含的悲壮故事。

1934 年 11 月 27 日至 30 日,为掩护中央红军

抢渡湘江,红三军团第五师第十四、第五团,第六师

第十八团和中央军委炮兵营受命在灌阳县新圩乡至

排埠江一带阻击国民党桂军两个师及一个独立团的

疯狂进攻。红军官兵浴血奋战四天三夜,付出很大代

价后,最终完成了阻击任务。由于形势紧迫,红军撤

退时来不及将伤病员安全转移,只能留在新圩乡下

立湾村(现改名为和睦村)蒋家祠堂内的临时战地救

护所。国民党反动派在临时战场救护所里发现了这

120 多位伤病员后,全部用棕绳捆绑起来一路驱赶,

残忍地将伤病员全部丢进了 25 米深的酒海井中,并

凶狠地用机枪对准他们进行扫射,年轻的红军伤病

员全部壮烈牺牲。据一名叫刘来保的老红军口述说,

他当时在战场上身负重伤,倒在酒海井附近的山上,

亲眼目睹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暴行。听闻到此,许多老

师默默肃立,悄悄地用手擦拭眼角。

接着,我的来到酒海井前的红军烈士纪念碑前,

纪念碑位于酒海井后,像一尊宝塔,在阳光下熠熠生

辉。我们肃立于井口附近,看着眼前直径 2 米左右、

上小下大如酒杯与地下暗河相通的井口,我们思绪

万千。年轻的作家唐涛一直不敢相信,嘴里呢喃细

语: “ 100 多人啊,他们是从这里被扔下去的,这么年

轻……”

青山巍峨,阳光普照。红军冢前,广西师范大学

的研究生们身穿整齐的红军服,向烈士墓敬献花圈,

默默地敬寄哀思。我们登上红军帽造型的红军冢。讲

解员告诉我们, 2017 年 8 月,酒海井红军烈士遗骸

勘探打捞工作启动了。通过抽水、阻水、分流、清淤等

一系列措施,在井内淤泥中发现了不少骸骨。经考古

和人类学有关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分类、修复并科

学鉴定后,确认为当年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烈士

遗骸。之后,各界人士 3000 多人参加了烈士遗骸安

葬仪式,这些在井内沉睡了 80 多年的红军烈士终于

“回家”了。我们随着人群登上台阶,阳光正照射在烈

士英名榜上,陈树湘等英烈的名字赫然在列, 3500

多名烈士名录,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每一个凹陷碑文

后都记录着一段壮士悲歌。众人再次肃立致敬。

离开酒海井的时候,那一口井、一座碑、一座塔,

已经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如阳光播洒

在越城岭上。

第二天早上,我们登车前往全州县才湾乡脚山

铺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这是继兴安、灌阳后建

造的第三座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纪念馆座落

在越城岭的山腰上,左右各五面迎风招展的红旗造

型,中间镶嵌着一颗巨大的红色五角星,造型独特,

气势恢宏。馆前布置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

牌,左侧山上立有巨幅标语“深切缅怀红军先烈,走

好新时代长征路”。我们在纪念馆前列好队,白衬衫,

黑裤,让闪光灯把我们瞻仰烈士这一刻记录下来。

为什么要选择在这里修建湘江战役纪念馆呢?

我们还有些疑惑。刚完成“湘江红遍”文学三部曲之

一《失散》的市作协盘文波主席对此颇有研究。盘主

席告诉我们, 1934 年冬,湘江战役在广西灌阳、全

州、兴安境内打响。 11 月 27 日,中革军委派红一军

团在才湾乡、鲁板桥、脚山铺之间,阻击湘军西进,掩

护红军主力渡江。如果脚山铺失守,红军将无险可

守,而一旦让湘军封锁湘江,中央红军有可能遭受灭

顶之灾。当时,红一军团第一、二师的 6 个团与湘军

刘建绪的 4 个师在脚山铺一带展开激战。红一军团

二师五团政委易荡平在尖峰岭多处负伤,为了掩护

部队撤退,誓不当俘虏,他夺过警卫员的枪向敌人射

击,并将最后一颗子弹射进了自己的胸膛,壮烈牺

牲,年仅 26 岁。最后,这场被誉为湘江战役历时最

59

俪人·西部散文选刊

长、规模最大、双方兵力投入最多的一场战斗中,近

6000 名红军将士,以血肉之躯为军委纵队和后续部

队筑起了抢渡湘江的生命通道,粉碎了国民党聚歼

红军于湘江东岸的阴谋。

2019 年 9 月,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和指导

下,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林在脚山铺阻击战旧址

修建成功,以永久缅怀红军先烈的不朽功绩。纪念林

坚持“以山为陵,以树为魂,以石为碑”设计理念,本

着简朴节约、庄严肃穆、永久纪念的原则,结合湘江

战役主要战事,建设纪念馆、战壕遗址、祭奠广场、纪

念林。园内种植桂北乡土绿色植物,安放全县发掘收

殓的湘江战役红军遗骸,让烈士的英魂伴随着苍松

翠柏融入大地,万古长青。

我们一边聆听盘主席的讲述,一边走进纪念馆。

我们怀着严肃而崇敬的心情,跟随讲解员的引领和

介绍,认真观看浮雕、实物和照片资料,感受红军将

士血战湘江的英雄壮举和崇高精神。走出纪念馆,我

们来到纪念广场,四周竹林松柏遍地,一拔又一拔的

人们在广场焚香默立,敬献花圈,遥寄哀思,重温入

党誓词,成为一道特别的风景。我们沿米花山拾级而

上,青山埋忠骨,鸟鸣翠竹林。竹林间红军战士当年

修筑的战壕依旧在,默默诉说着当年战况的惨烈。我

们不由放慢脚步,驻足凝视山上一草一木,仿佛又置

身于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石林坡上,成千上

万块形态各异的石头摆放着,象征着湘江战役中英

勇献身的数万红军将士,永垂不朽。

一山一水一英魂,一草一木一丰碑。两天时间,

一路走来,我们现场感受老一辈革命家和先烈们可

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了解了许多闻所未闻的故事和

细节。我们对湘江战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和理解,对红军顽强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更加

崇敬,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和洗礼。长征永远

在路上,我们应当牢记历史,秉承烈士遗志,弘扬长

征精神,继续沿着革命先烈们的足迹,奋勇前进,用

实际行动缅怀先烈,诠释新时代的责任担当。

巍巍越城岭,不绝数千里。红军烈士永垂不朽,

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 —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百 色 纪 行

每年的“七一”建党节前后,学校党支部都要组

织一次党员活动,往年多在学校附近爱国主义教育

基地进行,较远的一次是去了 100 公里外的灌阳县

“酒海井”缅怀红军烈士。经过支部讨论决定,今年党

员活动前往革命圣地百色市,去瞻仰百色起义纪念

碑和红七军司令部旧址,感受革命老区精神和革命

先烈的艰苦岁月。

百色与云南相接,东与南宁紧连,北与贵州毗

邻,南与越南接壤,是我国大西南通往太平洋地区出

海通道的“黄金走廊”。百色之名由原始村落“博涩

寨”名称而来,意为洗衣服的好地方。由于地形像一

只展翅高飞的天鹅,因此被称为“鹅城”。 1929 年 12

月 11 日,由中共中央代表邓小平和张云逸等同志发

动和领导的百色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

州起义之后,又一次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光辉一页

的武装起义。百色起义有力打击了国民党桂系军阀

的嚣张气焰,并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右江

革命根据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建立民主

新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永

远铭记先烈们的丰功伟绩。

中国高铁近年来飞速发展,我们早上 8 : 00 从桂

林北站出发,到达百色市时不过 12 : 00 ,两地相距

600 多公里的路程, 4 小时左右就到达目的地,让我

这个第一次坐动车的人,切实感受到了科技的日新

月异,祖国日益繁荣发达,正逐渐影响和改变着我们

的日常生活。在动车上,看到沿线漫山遍野的荔枝、

火龙果、芒果等等果树林,郁郁葱葱,一片生机勃勃

的景象,想到近年来,人们依靠党的好政策,大力推

进脱贫攻坚工程,人们的生活正如这如蜜一般甘甜

的累累果实,蒸蒸日上,又如动车一般疾驰在这希望

的田野上,我倍感欣慰与喜悦。

到达旅店放好行礼,我们一行到附近吃了个简

单的中餐。有老师说,我们住的地方距离红七年军部

旧址“粤东会馆”不过 2 公里远,可以先去参观。又有

老师提议,打车去吧,正午的太阳实在太过强烈,骄

阳似火的感觉。但也有老师反对:我们本来就是来重

温革命精神的,要多吃苦才行,走 2 公里路有什么关

系呢?既锻炼身体又环保。这位老师的意见得到了多

数人的支持。我们就沿着宽阔的道路前行,一路领略

着百色的风光,这里的景观树与桂树成林的桂林不

61

俪人·西部散文选刊

同,多为荔枝、芒果等热带树木,还有各种不知名的

花草摇曳多姿,增添了不少情趣。尤其是见到硕大的

芒果就挂在路边树上,伸手可触,我们更是惊喜十

分,多想摘一个来尝尝,但大厅广众之下,此举有伤

风雅,所以只能评论一番,权作今后与人聊天的谈资

罢了。谈笑风生间,不知不觉已来到了古香古色的解

放步行街,两旁骑楼建筑,充满广府气息,独具特色。

我们随着人群前行方向寻找,很快就看见了红七军

军部旧址一一粤东会馆。

据简介,粤东会馆原是在百色的广东商人集资

建成的商务会馆,建筑风格颇具岭南特色,殿宇庑

廊,庭院通道布局严谨,砖木雕刻,水墨壁画精美细

致。 1929 年 12 月,百色起义爆发时,将粤东会馆作

为起义指挥部,门前有邓小平于 1977 年 8 月 17 日

为旧址的题名: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可

以说,这里既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也是领略

岭南悠久历史文化和前人高超建筑艺术之地。

一到粤东会馆,我们就被其建筑风格所吸引,又

因这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支部书记提意

一起在门口合个影。大家忙着展开党旗,我自告奋勇

拿自己的手机给一名当地的中年大姐,请她帮我们

拍个照。大姐先拍了一张,然后转身朝路对面的一辆

三轮车走去,我们都有些意外,有老师笑着说: “那位

大姐不会拿起手机走掉了吧!”我这才反应过来,心

中一紧:不会在这里也遇到打劫的吧?还想拔腿去

追。但转念一想:面对大厅广众之下这么多人,她一

个弱女子光天化日之下也没那个胆吧,况且,手机也

不值几个钱,还是静观其变吧!果然,大姐到对面三

轮车前就停下脚步,微笑着转过身来,认真地帮我们

拍起照来。原来,她是为了把整个建筑物拍进照片,

才不辞劳苦地走到路对面去,真是煞费苦心,既让我

虚惊一场,也表现了老区人民的纯朴善良。

邓小平同志当年在粤东会馆度过了一段珍贵而

难忘的岁月,我们沿着参观路线重温先辈的光辉岁

月。展厅简约而合理的布置,体现了求真务实风格,

展厅内陈列的实物和照片,让人不禁想起那些异常

艰苦的斗争年月。最让我记忆犹深的是小平卧室,在

二楼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厢房,完整地保留着小平当

年工作时的原貌。这间厢房集办公室、住室及会议室

于一体,一张办分桌和一张用两条凳架起的木板床

铺,少量日常用具,显得十分简朴。对面是张云逸将

军的卧室,摆设与小平同志卧室相似。那油灯、被子

等文物整齐排列,无声地叙述着当年的情景,仿佛让

人看见老人家年轻时意气风发、运筹帷幄的场景。他

认真批阅文件,思索着革命大事,与士兵们同甘共

苦,为全军树立了艰苦奋斗的良好风范,钦佩、敬重

之情令人油然而生。当下,伴随市场经济飞速发展,

也滋生了一些扭曲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们都应该

重温革命先辈的艰苦岁月和牺牲精神,凝聚全党全

国之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二天,我们前往百色行的第二站一一百色起

义纪念碑公园。公园位于百色市东郊的迎龙山上,这

是党中央确定的全国 12 个红色旅游重点景区之一。

来到景区门口,只见山上苍松翠柏,绿色葱茏,一座

雄伟的纪念碑矗立在山顶,外形似迎风飘扬的红旗,

又像直指天宇的红樱枪,庄严肃穆。我们沿着 11 米

宽的台阶一步一步往上攀登,共 314 级台阶,人们脚

步稳健,似在追随革命者永往直前的脚步。来到山

顶,一座 23 、 9 米高的纪念碑矗立于眼前,碑顶镌刻

着江泽民同志的题词“百色起义革命先烈永垂不

朽”。纪念碑背面为纪事碑文,两侧分别是邓小平和

张云逸率领广西警备区第四大队到百色、韦拔群办

农民讲习所的浮雕,生动再现了当年那场轰轰烈烈

的伟大斗争情景。

尽管烈日炎炎,但来此瞻仰的人们络绎不绝,有

的展开党旗合影,有的默立祈祷,无不感恩于先烈们

的碧血丹心、无私奉献之情。我们也整整齐齐佩戴好

党徽,手握鲜红的党旗,一起在纪念碑下合影,共同

表达对革命先烈们的敬仰之情。

参观完纪念碑,我们继续前行,怀着崇敬心情瞻

仰了雕像群,公园内共有百色起义领导人雕像、著名

英烈雕像、将军功臣雕像、军民团结雕像等 80 余座。

沿途,我们还见到一些园林工人在劳动,进一步美化

园区。尽管温度已近 40 度,但工人们任劳任怨,丝毫

没有懈怠,为了避免蚊叮虫咬,竟都穿着长袖衬衫,

戴着帘帽,一个个早已汗流浃背了。看着他们被晒得

黝黑的脸庞挂着欣慰的笑容,我打心底产生敬佩之

62

俪人·西部散文选刊

情:革命老区人民觉悟就是高,不忘初心艰苦奋斗,

正是拥有这不畏艰难、奋勇开拓、积极进取的百色精

神,老区人民才会不断改变了贫困落后的状态,迈向

光明美好的新生活。

我们还来到了小平语录手迹园区,在这里,小平

同志各时期题词、讲话稿手迹摘要、同毛泽东周恩来

等领导人的书信等,镌刻在形态各异、色泽多彩的奇

石上,与园林内的泉水、亭台、林木融为一体,相得益

彰。我的兴致盎然地一边观赏一边阅读着,你读一则

我读一则,氛围愈发高昂,重温了许多耳熟能详的名

句: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把体育运动普及到广大

群众中去”,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

“实事求是”……

随后,我们来到“百色起义纪念馆”。首先映入眼

帘的,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

志挥手的高大铜像。那充满力量的手势,仿佛在向人

们发出奋力前行的号召。人们纷纷上前和小平同志

铜像来个合影留念。大门上方醒目的馆牌“百色起义

纪念馆”,那是江泽民同志于 1999 年亲笔题写的,显

得熠熠生辉。大门两侧是栩栩如生地再现“土地革

命”和“武装斗争”岁月的浮雕。

展厅总共 3000 平方米,分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

两大板块,又分“起义厅”、 “英烈厅”、 “小平厅”、 “多

功能厅” 6 大主题展厅。通过富有历史价值的 326 件

重要文物和 1000 余幅照片的展示,充分运用了声、

光、电、画、虚拟现实等现代展陈技术,极富有艺术性

和感染力。突出了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

绩,表现了革命前辈不畏艰险、勇于牺牲、艰苦奋斗、

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革命精神。

沿着“起义厅”步入展厅,历史卷轴逐层铺展,土

枪土炮,朴素衣物,转战南北,无不透射出革命者不

怕牺牲和不屈不挠大无畏精神,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深处。最令我感动的是“英烈厅”。百色起义一共走出

了 7000 多名战士转战全国,到全国解放时,仅剩下

500 人左右,牺牲了 6500 多名年轻战士,牺牲者占

起义总人数的 93% ,这些年轻战士的姓名,密密麻麻

刻满了墙壁。读着这些英烈姓名和简介信息,我仿佛

又看见了这些壮乡英雄儿女一张张憨厚纯朴的笑

脸。这些最先觉醒的人们,为了呐喊唤醒更多沉睡的

人,毁灭那个腐朽黑暗的社会,为着劳苦大众的翻身

解放,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义无返故地冲向黎明前

的黑暗,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革命篇章。那不寻常

的智慧与勇气,何等可贵,多么值得我辈敬仰啊!

参观完纪念馆,我的精神振作了不少。之前,还

为自己的生活条件等不如他人而烦恼过,但来此参

观之后,我倍感今天的幸福实属来之不易,相对先辈

而言,我的苦和累根本不值一提。作为一名党员教

师,应当提高党性修美,信心满怀地投入到党和人民

的教育事业,将革命精神薪火相传,才无愧于那些英

烈们最初的信念!

下了迎龙山,来到景区后门,只见一道瀑布如帘

挂窗,源源不息。瀑下一块巨石上镌刻着“思源”二

字,我们触景感怀,小平同志手迹碑林中的一句语录

再次浮现在脑海: “学习英雄们的勇于献身的忘我精

神,为祖国四个现代化英勇奋斗”。

—— —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参 观 兵 马 俑 博 物 馆


继参观了骊山华清池景区后,我们马不停蹄地

前往兵马俑景区。

兵马俑可以说是西安市数一数二的标配了。从

一下火车,四面八方拥上来的旅行社工作人员,举着

牌子,拿着传单,嘴里无不在喊: “兵马俑,看兵马俑

了……”兵马俑成为招览四方游客的第一招牌。

这也难怪,自从兵马俑重见天日,它就以其规模

巨大、造型精美、技术水平高超而震撼了全世界。不

仅是我国人民心向往之,世界各国人民甚至各国元

首,也为一睹芳容为快。克林顿、普京等为之折服,尤

其是法国前总统希拉克的一席话,更是掷地有声,他

说: “去埃及不看金字塔,就好像没到过埃及,去西安

不看兵马俑,就好像没到过西安。”并誉兵马俑为“世

界第八大奇迹”。诚然,兵马俑的确是世界考古史上

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人类精神文明的瑰宝”,入选了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一路上,导游以聊天的方式,不停地给我们讲述

着兵马俑的前世今生,给我们进行脑补。她说,兵马

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东侧 1500 米处。据

《史记》记载,秦始皇 13 岁即位,不仅继承了其父庄

襄王统一六国的遗志,还因为从小就缺乏安全感,决

心发奋图强,不甘落后,最终统一了六国。他自诩“德

高三皇,功盖五帝”,称自己为“皇帝”,并从“春、秋”

中各取一半创造“秦”字。秦始皇统一四海,书同文、

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历史功绩卓然。然而,他为北却

匈奴而兴师修筑长城,四处征伐,修建宫殿陵园,还

进行焚书坑儒,显得残暴无情,民众也是苦不堪言,

因此,历史上对秦始皇的评价也一直存在争议。

秦始皇从即位起,就开始建设陵园,修筑时间长

达 38 年,修陵的劳役达百万之众。导游接着说,从前

的帝王,逝世后要找活人陪葬。秦始皇当政期间,一

位大臣提建议说,活人陪葬对您多有不妥,不如让能

工巧匠打造一支用泥土做成的您那南征北战、所间

披靡的大军吧。秦始皇同意了这个意见,这才有了我

们现在看到的兵马俑博物馆呢!

不知不觉,兵马俑景区就到了。下车后,发现这

里树林繁多,景色宜人。我们一边行进,一边听导游

继续解说。她说,兵马俑景区位于临潼县西洋村,这

参 观 兵 马 俑 博 物 馆

64

俪人·西部散文选刊

里原本土地贫脊,人民生活困难。 1974 年 3 月的一

天,村民杨志发在打井时,意外发现了一些破碎的陶

俑和青铜兵器,沉睡地下 2000 多年的兵马俑这才展

现在人们眼前。如今,由于旅游业在这里风生水起,

人民的生活水平水涨船高,当地如今还流传着一副

对联呢:翻身不忘共产党,致富全靠秦始皇,横批:感

谢老杨。这虽是一则趣闻,表现了兵马俑的发现过

程,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地的发展。

导游接着说,整个兵马俑博物馆主要分为三个

坑区,分别是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呈“品”字型排

列,总面积约 2 万平方米,约 50 个蓝球场大,挖掘和

修复的兵马俑有 8000 多个。

我们来到一座高大的拱形建筑,门上用秦代官

文篆书书写着一行大字:秦兵马俑博物馆展厅,显得

古意盎然。导游带我们走进一号坑参观,她说,一号

坑最早被发现,呈长方形,东西长 230 米,南北宽 62

米,深约 5 米,面积 14260 平方米,有两个足球场大。

终于可以一睹兵马俑的风采了,这可是从小学历史

课本上看见图片那一刻就开始憧憬着的,如今终于

得以实现了,我心里想。尽管天气十分炎热,但丝毫

没有影响我们的兴致。

一进入大厅内,我们就被眼前的一幕震撼着。只

见一列列、一行行真人般大小的陶俑士兵展现在我

们眼前,有将军俑,有武士俑,有骑兵俑,跪射俑,还

有陶马俑,品种多样,无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这些

兵马俑位于 5 个门道内,东西两端有长廊,南北有边

廊,主体向东,南、北、西廊各一排面问外,担护侧翼

和后卫。有的少了一只手,有的缺一条腿,还有的少

一颗头,但仍庄严地挺立,军容严肃,威武雄壮,显示

出威不可挡的气势。

导游告诉我们,那身材魁梧,头戴鹤冠,身披铠

甲,手握宝剑,若有所思的是将军俑,通过铠甲甲片

小而细,前胸系着的彩色花结,亦可以障显身份的高

贵。那身着战袍,脚穿战靴,手握兵器,身材矫健,神

气十足,威慑敌胆的是武士俑。那身披铠甲,骑在马

上,手握缰绳,雄越起气昂昂,神情凝重,似在等待一

声令下冲锋陷阵的,是骑兵俑。那陶马俑,跟真马一

般大小,形体健壮,肌肉丰满,大有腾空而起之势,形

象逼真。还有那跪射俑,单腿撑地,另一条腿膝盖向

上,眉宇间透出警觉,一副蓄势待发的神情。人物俑

在 1 、 7 米至 2 米之间,身高、神态都与真人无异,喜、

怒、哀、乐,各种神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连脸上的皱纹

和头发丝都清晰可见,以至于网上不少人在质疑:这

些兵马俑是否为用真人制作而成。

导游还告诉我们,这些兵马俑是以秦军真实作

战阵式排列的,前锋精锐,主力强悍,侧翼灵活。作战

时,第一排为弓箭手,二、三、四排为手持弯刀的敢死

队。战斗开始后,先由第一排向敌人放箭,接着,二、

三、四排的敢死队举刀割断自己的脖子来吓唬敌人,

当敌人被突出其来的情况弄得不知所措之际,后面

的秦军主力部队已冲上来杀死敌人,大获全胜。不知

这种说法是法属实,对我来说是闻所未闻,但这壮观

的场景,也足以令我们感受到,当年秦军以排山倒海

之势,统一六国时兵强马壮的煊赫声势。

二号坑位于一号坑东北侧,三号坑东侧,我们走

进去一看,竟全是土堆,并无一件兵马俑,我们不得

其解。导游说,二号坑规模有一号坑的一半左右,建

筑形式大同小异,但阵式更复杂,兵种齐全,应该是

对阵的中坚力量。然而,考古学家发现,这些兵马俑

原本是带颜色的,但出土不到十秒,颜色就被氧化掉

了。出于保护文物方面的考虑,暂时不予挖掘,至今,

只能看到波浪形的泥土堆而已。我相信,随着我国技

术的发展,不久的将来,这些雄伟壮观的兵马俑,还

是会重见天日,让人们找到梦回大秦的感觉。

三号坑于 1976 年 6 月发现,位于一号俑坑的两

端北侧,南距一号俑坑 25 米,东距二号俑坑 120 米。

平面呈“凹”字形,东西长 28 。 8 米,南北宽 24.57 米,

深 5.2~5 米,面积约 520 平方米,规模没有一、二号

坑大,却是军阵的核心部队,相当于现代军队的司令

部、指挥部。三号俑坑曾遭严重破坏,陶俑、陶马和战

车残破较严重。坑内发掘出战车 1 乘,陶质武士俑

68 尊,青铜兵器 34 件。考古学家认为,三号俑坑是

世界考古史上发现时代最早的军队指挥部形象资

料。秦军一改春秋战国之前的设置,将指挥部移至中

军,独立出来,是军军技术发展的一大进步,也是古

代军事战术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三号俑坑的建筑

结构、陶俑排列、兵器配备、出土文物,为研究古代指

挥部形制、卜占及出战仪式、命将制度及依仗服饰、

65

俪人·西部散文选刊

装备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从兵马俑博物馆出来,我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感慨万千。这座规模宏大的博物馆,是我国古代艺术

的宝库,我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智慧

而深深地钦佩。

首先,是展现了高超的雕塑艺术水平。成千上万

的兵马俑艺术手法细腻、明快,有着浓厚的现实基

础,可以说是精美绝伦。人俑、马俑均按真人、真马设

计,大到体形结构,小到毛发须眉和皱纹,无不精雕

细琢,惟妙惟肖。并且做到千人千面,没有雷同,不同

性格、心理呼之欲出,栩栩如生。你会看见,那将军沉

稳凝重,精神饱满,为指挥作战运筹沉思;那士兵,有

的在时刻准备着奋勇拼杀,有万夫莫敌的架势;有的

庄严肃穆,炯炯有神,似在等待一声令下;有的似有

所思,也许在思考秦国未来,或许在思念故乡的亲

人。唯一发现时极其完整的兵马俑一一跪射俑,据

说,其侧面与陕西省平面地图形状十分相似,如陕西

图腾一般的存在,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的巧合。

其次,展现了秦国强大的军事国防水平。其排兵

布阵多兵种、多手段、多单元、多战术协同作战,拥有

精锐前锋,灵活侧翼,中军指挥,主力强大,具有高效

能、战斗力强的特点,再现了 " 挥剑决浮云 " 、 " 大略驾

群才”的秦始皇为完成统一中国大业展现出的赫赫

军威,让人深深地体会到当年秦军 " 扫六合,虎视何

雄哉”、 " 鞭笞天下,威振四海”,所向披靡、排山倒海

的磅礴气势,奠定了秦国统一六国的坚实基础。

再次,兵马俑还是一座巨大的武器库,体现了高

超的科学技术水平。这里出土了剑、枪、弓、弩、铍、吴

钩、青铜戟、铜矛等先进武器装备。其中,有一把宝剑

出土时,正被陶俑压弯在下,移开俑后,宝剑立刻伸

直。令人惊讶的是,宝剑居然无锈,熠熠生辉,锋利无

比。科学家研究发现,该剑表面涂有 10~15 微米的防

锈氧化层。这项技术,直到 20 世纪 30 年代,德国的

铬盐和美国电子镀铬技术,才达到这种防锈水平。兵

马俑出土时是带色彩的,其中带有紫色,而紫色是近

代才被研制出来,可以秦人冶金技术在当时冠绝世

界。此外,俑坑还出土了两乘大型彩绘铜马车,分为

装武器装备的高车和主将乘坐的安车两种。铜车比

例准确,造型生动,彩绘更增添了精美的艺术效果,

冶金铸造工艺更能体现技术高超。安车由 3000 多零

件组成,采用了铸造、向前、焊接、子母扣连接等十几

种工艺手法。安车后室宽大,有三窗一门,车窗至今

仍可自由开合,窗板全部缕空铸成菱形花纹小孔,起

到了调节空气、通风保温作用,车门设计甚至还有如

今的茶色玻璃功能。所有这些 2000 多年前的科技,

且其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不得不令人叹为观止。

这真是一次震撼心灵之旅。这座浩大的地下军事博

物馆,堪称一颗异彩独放的明珠,充分表现了 2000

多年前中国人民巧夺天工的艺术才能,不仅为中华

民族灿烂古老文化增添了夺目的光彩,是中华民族

的骄傲和宝贵财富,也为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十分光

辉的一页。

—— —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延 安 行


一提起延安,我的心中立即涌起一股神圣之感,

这座中国革命的圣地,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令我为

之神往。

去年 8 月的一天,我终于来到了延安,参观了南

泥湾、王家坪、杨家岭和枣园,沿着老一辈革命家奋

斗的足迹,重温了延安精神,心灵接受了震撼洗礼。

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距西安市 350 多公里,

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 800 至 1800 米,地貌

以黄土原、梁岇、沟壑为主。延安自古是陕北政治、经

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兵家必争之地,有“塞上咽喉”、

“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毛

主席说,延安是落脚点,也是出发点。 1935 年 10 月,

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之后,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工农

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历经艰苦卓绝的 13 个战斗春

秋,领导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

利,建立了新中国,自此,延安成为国人心目中的革

命圣地,人们无不为之魂牵梦萦。

途经南泥湾

导游告诉我们,我们首先要经过的地方是南

泥湾,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在南泥湾只作短暂停

留,让大家稍做准备。一路上,绿意葱珑,远处的山

青翠层叠,近处的庄稼郁郁苍苍,路边的果树上挂

满了将成熟的果子。我的心情变得欢快起来,心中

不由自主地哼唱起那首耳熟能详的歌曲: “来到了

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

羊。”

导游在车上给我们回顾了一段南泥湾的往事。

南泥湾位于延安城东南 45 公里处,是我党军垦事业

发祥地和南泥湾精神诞生地。当年,这里野草丛生,

荆棘遍野,人迹稀少,野兽出没。 1941 年,抗日战争

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向陕北八路军根据地发动封

锁和包围,陕甘宁边区出现空前严重的物质困难。中

共中央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三五九旅

在旅长兼政委王震的率领下,在“一把锄头,一枝枪,

生产自救保卫党中央”的口号声中,浩浩荡荡开进南

泥湾,这片荒芜之地顿时人声鼎沸,战歌嘹亮。战士

们身背钢枪,手握蹶头,风餐露宿,披荆斩棘,开辟出

万亩良田。使昔日的“烂泥湾”变成了“平川稻谷香,

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

南。八路军战士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而且创

延 安 行

67

俪人·西部散文选刊

造了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主要内容的南泥湾精

神。

约 1 小时车程,到达南泥湾,导游让大家下车参

观。下车后,只见道路上停了许多旅游大巴,人们纷

纷从车上下来,不约而同地奔向一块大石头。我走近

一看,原来这块石头上刻有 " 南泥湾”三个大字。对于

急匆匆而过的游客来说,没有比与这块大石头合影

更能表明到南泥湾一游的更好标志了。我也想排队

去拍照,但看看等侯的人实在多,而导游给我们的时

间不过二十分钟,我就不去跟大家挤了,去旁边拍拍

照也不错的。放眼望去,青山叠翠,鸟语花香,流水潺

潺,脚下有一大片的水稻田,稻谷正在抽穗,显得郁

郁葱葱,跟我生活的家乡江南地区没有什么区别。假

如不是耳边传来粗犷响亮的陕北民歌,我还真以为

又回到家乡了呢。我循声望去,一众摆卖旅游产品和

农产品的村民当中,一位身着陕北短衫,头系头巾的

中年汉子,正在引吭高歌。那动听的歌声穿越云川,

震撼人心,引得一行人向他围拢过去,细细品味这原

汁原味的天籁之音。这些性情爽朗的陕北人民,和八

路军战士一样,拥有青山一样的性格,高原一样的胸

怀,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中,以坚毅不拔的品质,用鲜

血和汗水谱写的一部民族复兴的英雄史诗,演奏了

一曲开天辟地的悲壮赞歌,至今仍回荡在这南泥湾

的上空。这南泥湾的不朽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华民族

腾飞的精神动力。

参观王家坪革命遗址

从南泥湾继续前行,约 1 个小时时间,就到达

延安城。延安城位于延河两岸,依山傍水,宽阔整

洁的道路替换了羊肠小道,现代化高楼替换了曾

经的土窑洞,绿植挺拔,生机盎然,根本没有我们

想象中的黄沙漫天的山城形象。沿河公园景色宜

人,人们在散步、跳广场舞,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

笑。导游告诉我们,前面就可以看到宝塔山了,请

在车上观赏。宝塔山,这可是延安的标志!“几回回

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我们熟记的著名

诗人贺敬之的诗立马浮现在脑海。我们无数次憧

憬着,来见见这座精神的宝塔,满怀着热爱与崇

敬,今天,终于圆了数十年来的梦想,我的心激动

着。瞧,那座始建于唐代,九层高 44 米的宝塔,就

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目不转睛地盯着,生怕车辆

转个弯就看不见它的身影,留下遗憾。巍巍宝塔

山,滚滚延河水,亲切而淡然。

王家坪革命遗址已到。这里位于延安宝塔区西

北约 4 公里处,隔延河与延安城相望。 1937 年 1 月

至 1947 年 3 月,这里是中央革命委员会和八路军总

司令部所在地,大门上书有“八路军总司令部住址王

家坪”。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叶剑英、王稼祥等领导

和中央军委、八路军总部所属机关负责人都曾在这

里办公、居住过。

一进大门,就见到了军委礼堂,这是一座土木

石结构的平瓦房,高大宽敞,四角翘起,可容纳数百

人开会,是当年举行会议和活动的地方。绕礼堂向

东,就到了毛泽东会客厅旧址,为两间平房。会客厅

东面土坡下,有两孔石窑洞,是主席的办公室和寝

室,朱德、彭德怀等领导人的旧居也在附近。主席旧

居门前树下有一张石桌,导游说跟我们说起一段往

事。 1946 年,主席的长子毛岸英从苏联回国,在这张

石桌旁向父亲汇报学习情况。毛主席说: “你已经大

学毕业了,但学的是书本上的知识,只是知识的一

半。你还需上一个大学—— — 劳动大学,在那里你可

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们东西。”历经农业大学

几年历练,岸英已成为一名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民解

放军战士。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毛岸英踊跃报名

参战,主席给予大力支持。但天妒英才, 1950 年 11

月 25 日,岸英牺牲在朝鲜战场。这段往事,让我们

看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博大的胸襟与气魄,

无私奉献的精神,给世人留下了领袖的楷模形象和

深远启迪。

接着,我们参观了毛泽东等革命前辈的旧居。门

窗用没油漆的木头做的,窑洞内墙面简陋,还有剥落

现象。靠窗的榆木桌面凹凸不平,床也是松木钉起来

的。其他领导人的窑洞的外观、内设大同小异。很难

想象,如此简陋的办公环境和居住条件,革命家们却

保持着旺盛的斗志,有效地指挥着队伍在全国战场

上战斗,还把指导文章写得如此尖锐犀利而又文采

飞扬。这些珍贵的革命文物、图片,强烈震撼着每一

68

俪人·西部散文选刊

位参观者的心灵,令人深刻地感悟到延安精神的真

谛。

杨家岭的早晨

我们下一站到了杨家岭。杨家岭位于延安市

西北约三公里。我们到达时,还是早上 9 点多,我

们得以沐浴杨家岭的早晨的阳光。 1938 年 11 月至

1947 年 3 月,中共中央在杨家岭指挥了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还召开了 " 中国

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延安文艺座谈

会”。毛主席在这里写下了《五四运动》《整顿党的

作风》《反对党八股》《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等 14

篇光辉著作。

当年,数十倍于我之敌包围封锁延安,一批批有

志之士和热血青年,却在我党感召下,纷纷涌向延

安。革命领袖与革命队伍、民众同舟共济、患难与共,

拥有战胜一切的博大胸襟和意志。窑洞前,观看着珍

贵的实物和照片,倾听着导游穿越时空、感人肺腑的

讲解,我们沉浸在那段峥嵘岁月里。

我们仿佛看见,毛主席在窑洞中奋笔疾书,为节

省煤油,思考之中不忘把灯芯拧小,铅笔用到不能握

时仍舍不得扔,装在子弹壳上继续使用,那一个连续

使用了 4 次的信封,正反用完再拆开用里面的两面

……

我们仿佛看见,周总理勤劳纺纱,参加大生产运

动纺纱比赛,技高一筹荣获了一等奖。他那一件 " 三

用”大衣,冬天是大衣,雨天是雨衣,晚上用来做被

子,如今斑斑驳驳,仍陈列在纪念馆……

我们仿佛看见,朱德总司令穿着补了又补、缝了

又缝的衣服、鞋子,组织生产小组劳动,开荒种菜,背

着粪筐拾粪积肥。难怪有人写诗称赞: “时人未识将

军面,朴素浑如田舍翁……”

走进“七大”会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毛主席和

朱总司令的巨副画像,周围布置着 24 面鲜红的旗

帜,象征着党领导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奋

斗了 24 个春秋,即将迎来胜利。毛主席在这里发表

《论联合政府》,发出鼓舞人心的号召: “下定决心,不

怕牺牲,排除困难,去争取胜利。”七大深刻总结了中

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20 多年曲折发展的经验,制定了

正确的路线、纲领和政策,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

大会”而载入史册。

枣园幸福渠

我们来到了一个园林式革命圣地一一枣园。枣

园位于延安市西北 8 公里处,园内古木参天,景色宜

人,环境清幽。导游说,枣园原为一家地主庄园,中共

中央进驻后,改为“延园”,旧址大门石柱两侧尚有康

生所书“延园”二字。 1944 年至 1947 年 3 月,中共中

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枣园,继续开展整风运动和

大生产运动。

我们依次参观了革命前辈毛泽东、周恩来、刘少

奇、朱德、任弼时、张闻天等人的旧居, “为人民服务”

讲话台、中央医务所、幸福渠等景点。

毛主席旧居位于枣园东北半山坡,与周总理、

朱总司令旧居左右为邻,面向西南,分五孔窑洞,

分别为会客室、办公室、寝室、工作人员住室。看到

这些狭小、简陋的窑洞,遥想当年艰苦岁月,主席

与群众同吃小米饭,穿粗布衣,却依然保持高瞻远

瞩,领导革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昏黄的油灯

下,毛主席还在此写下《为人民服务》《关于领导方

法的若干问题》等光辉著作,指导中国革命,奠定

了共和国的坚实基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

史篇章。每想到这里,我的心里油然升起崇敬之

情,如延河之水绵延。

尤令我难忘的,还有幸福渠。这条位于枣园院子

右侧靠近山坡处的水渠,长 6 公里,从院子中间穿流

而过,把枣园及周边的旱地变成水浇地,庄稼连年丰

收,群众为之取名为“幸福渠”。其实,中国共产党所

建的“幸福渠”又何止这一处,全国上下千万条,它们

流淌在祖国各地,滋润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

让人民从贫困走向了富裕,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就如

今而言,我们党依然保持着那份为民谋福祉的初心,

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作风,砥砺前行,为全面实现小康

而进行一场卓绝的扶贫攻坚战,为实现中华民族的

伟大复兴而努力着。我们应当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

井人,团结一心,围绕在党中央周围,继承老一辈无

69

俪人·西部散文选刊

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光荣传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

利。我再一次来到了五大书记昂首阔步的铜像前,致

以崇高的敬意。

时间总是飞快地前行,我们参观完延安的这几

处革命遗址,陆续上车打道回西安。在车上,导游继

续给我们讲述一些故事,其中,关于周总理的一件

往事令我感慨。 1973 年,周总理陪越南外宾来到延

安,半路上,司机把吉普车开进了延河,陷进了淤

泥。正当茫然失措之际,周围的群众听说是周总理

回来了,从四面八方涌过来。大家齐心协力,很快把

车抬上了公路。周总理见淳朴的延安人民生活仍然

艰苦,痛心地说: “解放这么多年了,老区人民们生

活还不如三四十年代,我这个总理没当好。”总理时

刻挂念延安人民, 1976 年去世时还念念不忘。总理

去世后,夫人邓颖超把总理的两万元稿费寄给了

延,修了凤凰山和宝塔山之间的一座桥。是的,总理

觉得欠延安人民,我觉得自己也欠延安人民,全国

人民都欠延安人民,欠一种精神,欠一种情份。惟有

前赴后继,不忘初心,坚定信念,砥砺前行,让延安

精神永留心中,实现振兴中华的梦想,我们才还得

清延安人民的这份情。

一路上,碧水蓝天,满目苍翠,空色清新,果树

繁多,景色宜人,我却思绪万千。岁月无声,大地留

痕。中共中央在延安艰奋斗了 13 个春秋,形成了

毛泽东思想和党的思想路线、群众路线,铸就了党

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取得新民主主义胜利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核心的

“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必然光

照千秋。

—— —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瑶 汉 一 家 亲


2019 年 3 月里的一天,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灵

川县文协组织会员前往九屋镇东源村委采风,重温

当年红军长征之旅。

从灵川县出发,经潭下镇到九屋镇,再往西北沿

盘山公路继续前行。道路都是水泥路,不算难行,基

本上绕着从才喜界上流下来的东江河左右,溯江而

上。这里森林茂密,空气质量高,水质清冽,所以沿途

不少村庄建有度假山庄。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谈

论着与才喜界采风相关的话题,我的思维也逐渐伸

发开来。

中学学过一篇课文《老山界》,得知红军长征时

经过兴安、全州、灌阳、龙胜、资源等地区,以为这些

是离我最近的长征路了。今天,孤陋寡闻的我才得

知,红军长征时,也是经过了灵川县地界的。原来,灵

川县九屋镇有个才喜界,这里因发现瑶族同胞题刻

的红军诗而闻名全国。以前,才喜界是属于兴安县两

金区才喜乡,包括龙胜县江底乡的新建村委,以及灵

川县九屋镇东源村委的新寨、老寨和簸箕塘等自然

村。 1961 年春,桂林行政专员公署对才喜乡进行了

调整,将才喜乡以南的新寨、老寨、冯家湾等 7 个自

然村划归灵川县九屋公社(今九屋镇)管辖,才喜界

以北黄家寨等村寨划归龙胜各族自治县管辖。据中

共桂林地委 1986 年出版的《红军长征过广西》等相

关记载, 1934 年 12 月 6 日,红军在当地瑶胞向导带

领下,通过东源村委新寨村冯家湾一路北上,做通才

喜界坳口守卡民团工作,顺利通过才喜界,进入龙胜

江底乡新建村委黄家寨,向江底、矮岭进发。由此看

来,灵川县的才喜界才是离我最近的红军长征经过

地域。

到达新寨村,九屋镇一名副镇长在篮球场把大

家召集起来,将此次活动的行程、内容、目的和注意

事项都作了讲解。紧接着,当地的赵村长给我们介绍

新寨和老寨的一些情况:这里地处灵川县最北端的

越城岭山脉腹地,是桂北典型的瑶寨山村之一。村民

都是瑶族,共有 99 户 430 多人,除冯家湾 10 户姓冯

外,其余都姓赵。村民先祖于明朝后期从广东韶州府

瑶 汉 一 家 亲

71

俪人·西部散文选刊

罗昌县迁来,至今已有 22 代人 400 余年历史。接着,

我们在当地向导赵村长和几名瑶族同胞的引领下,

马不停蹄前往蝙蝠洞参观。

我们的车刚进入村寨,我们就看见 6 名身着瑶

族服装的妇女也正朝球场走来,她们有的是 50 多岁

的大姐,有的可能七八十岁的大妈。这是我第一次亲

眼见到瑶族服饰,顿觉眼前一亮。红圆帽,绿色或蓝

色衣服,黑色裤子,红、黄、绿、白、紫五彩装饰的小裤

腿,显得色彩鲜艳,在一众人中尤为醒目。一路上,瑶

族同胞一边给我们引路,一边向我们讲述红军长征

经过才喜界的点点滴滴。不少文友邀请瑶族大妈、大

姐合影留念,她们有求必应,或站或坐,摆好姿势,露

着微笑,不厌其烦地与每个人合影。然后,她们又赶

到前面去带路。一位背着大竹篓的大妈走在我前面,

我问: “大妈,您今年高寿啊?” “八十有三了!”她说。

我惊讶极了,说: “您老年纪这么大了,还是在家里等

我们吧,您可别累坏了?” “没事的,我们每天爬山习

惯了,等会儿我还要带你们去爬才喜界呢!你们不一

定比我快哦!”大妈笑着说。的确是的,我的担忧有些

多余了,耄耋之年,背着大竹篓,行在在山间小路上

却健步如飞,我自叹弗如啊。

苍翠的越城岭,梯田层叠,一股清泉自山上奔涌

而下,水声潺潺,好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图。爬山却

不是易事,过了梯田,我们就开始爬土山,山上林木

繁茂,道路狭小,灌木丛生,显然平时鲜有人经过这

里。才到半山腰,太阳已高高挂在头顶,温度骤然升

高,俨然一派夏天的景象,我们已是大汗淋漓,纷纷

脱去了大衣,牵牵绊绊,行动更加缓慢起来。一位背

竹篓的瑶族大姐见我们手里拿的衣服挺多挺重,就

说,把你们的衣服装在我的背篓里吧!我们怎好意思

呢?但山路越来越难走,到一片竹林里,连路也找不

到了,大姐不如分说,把我们放在路旁的、手里的衣

服都装进了竹篓里。顿时,我对这位大姐充满了敬

意。

竹林里,冒出了许多摆竹笋,像一座座毛茸茸的

小尖塔。有的同伴说,这摆竹笋可是美味呀,要不拔

一些回去吃吧!文协秦主席禁止了大家采摘。他说,

红军当年为什么能得到瑶族人民的大力支持,无非

就是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我们今天是来重

温长征精神的,怎能随意采摘瑶乡人民的竹笋呢?大

家听了,觉得言之有理,放弃了采摘竹笋的想法,继

续向前攀登。瑶族同胞赵村长却说,我们这里最不缺

的就是竹子,竹笋多得很,吃不完,许多还是登山时

不小心踩断的,不拿回去也可惜了。但考虑到山高路

陡,大家行动缓慢,互相搀扶才能走,没有人再想去

拿竹笋了。没想到,瑶族大妈大姐们偷偷地把一些竹

笋装在背篓里,不辞劳苦地从山上背回来,分给了我

们。那一刻,我们真的想起了自己的外婆,想起来久

别重逢的亲人。这是后话。

赵村长在一个大石头旁停下来,前面已经没有

路可走。村长试图从石头左右攀登上去,都没有成

功。他说,自己也好多年没有爬上蝙蝠洞了,道路早

已被树丛遮去。据他的记忆,山洞应该就在这个大石

头后方不远处。

大家停下来休息,我们都感叹当年红军长征的

艰苦卓绝,爬雪山、过草地,攀登老山界, “五岭逶迤

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勇往直前,战胜千难万

险,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二万五千里长

征。我们今天面对这点困难,又岂能退缩不前呢?想

到这里,我打起精神,决定从右边去登山,一名瑶族

大姐决定和我一同去探路。我自幼生活在山区,上山

打柴的经验还是挺丰富的。石山陡而滑,我抓紧较粗

的树枝,一步一步艰难地往上攀登,瑶族向导也在一

旁鼓励我,帮助我。与此同时,赵村长和几名瑶族女

同胞也带着文友们从大石头左边开路去了。

凭着我的经验和勇气,以及瑶族向导的帮助,我

终于第一个攀到了洞口。我对大家喊道: “这里就是

蝙蝠洞,大家莫急,小心攀登。”大家的干劲一下子开

足起来,个个披荆斩棘,奋勇向前,沿着前行者踩出

的路攀登而上。

我打量了一番洞口,大致呈正方形,有村民房屋

一面墙大小,洞内则呈三角形,倒是真有几分像展翅

飞翔的蝙蝠,莫非这是得名蝙蝠洞的原因?洞内不平

坦,也不宽敞,不知道洞有多深,还是等大家上来再

去探奇吧。

这时,几位瑶族同胞先上来了,真是令人刮目相

看,大家也紧跟着上来了。向导们上来后,就你一言

我一语,开始向我们介绍与蝙蝠洞相关的情况。原

72

俪人·西部散文选刊

来,这是因早年有大量蝙蝠生洞内生活而得名。洞内

还有很大的空间,足有一间房子大小,由于今天没带

手电筒,不方便进去探险了。

那位年长的瑶族大妈的话引起了我们的兴趣。

她说,这蝙蝠洞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呢!古时候,村

寨里生活着一位瑶族后生,生性善良,乐善好施,却

家境贫寒。有一次,在山上打柴时,这位后生在蝙蝠

洞内歇脚。他在唉声叹气,因为明天又无米下锅了。

没想到,石壁上的一个小洞竟一粒一粒地流出了大

米。他欣喜至极,把大米拿回家一称,足有一斤重。后

生煮好饭,美美的饱餐了一顿。从此,后生每天都到

蝙蝠洞来,那个石洞每天都会流出一斤大米,后生再

也不用吃了上顿愁下顿了。

然而,后生想,假如石洞每天能多出一些大米

来,去送给穷人,或者拿到集市上去卖,不就可以发

财致富了吗?那就把洞口凿大一些,大米肯定就会流

得多了。于是,他回家找来铁锤和凿子,对着那个出

米的小洞一通敲敲打打,把小洞凿得比原来大了好

多倍。没想到,石洞变大了,却再也没有出过大米了,

后生后悔不已。“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大妈说,

“你们看,就是头顶上的这个洞呢?”我们循声过去,

果然看见头顶上有一个一尺长、半尺宽的洞,想必是

被那后生凿得如此之大了。

听完瑶族大妈的讲述,我们十分惊讶,没想到这

蝙蝠洞还有如此神奇的传说。我们到处观察、拍照,

这时,瑶族大妈、大姐们排在一起,在洞口唱起传统

的山歌,我们一下子全部被吸引过来,认真地听,时

光仿佛回到了那个难忘的岁月。“大妈,这里如此隐

蔽,当年那些红军伤病员就藏身在这里养伤吧?”我

问。“正是的,这里就是我们瑶族兄弟救护红军的地

方。”接着,瑶族同胞你一言我一语,给我们讲起红军

伤病员藏身蝙蝠洞的故事。

红军突破湘江后,部队继续西进。 1934 年 12 月

6 日,红军左翼部队第 3 军团第 4 师 11 团、第 6 师

16 团、 17 团,经兴安县金石乡,由瑶族同胞盘桂荣等

人作向导,越过九屋镇新寨村北面的才喜界,向龙胜

江底乡前进。当时,才喜界上筑有坚固的寨墙,可谓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界上有桂系的民团后备队 50

多人枪驻守,队员都是被胁迫来守界的瑶族同胞。红

军冯团长动员盘桂荣用瑶语向守兵喊话,并由盘桂

荣独自一人进到寨墙内,向民团讲清红军和瑶民是

一家人的道理。于是,守兵立即拆开寨墙一角,欢迎

红军通过。红军见瑶族兄弟主动撤去哨卡,十分感

动,让向导用瑶语向大家宣传红军对少数民族的政

策,打消了瑶族同胞对红军的疑虑。

红军在界上与瑶族群众拉家常,得知民团中队

长兼村长刘金华是瑶山一霸,平常欺压百姓,罪行累

累。红军决定为民除害,设计让人把刘金华请到界

上,在群众的欢呼声中将他就地正法了。随后,红军

把刘金华平时搜刮的民脂民膏分给了瑶族群众,还

杀了他家的一头猪,和群众一起吃了午饭,把剩下的

猪肉也分给了瑶民。

红军来到才喜界并杀掉恶霸刘金华,分给瑶族

群众物质,山上山下男女老少,纷纷从木屋和竹楼里

走出来,争先恐后涌向红军休息的地方,嘘寒问暖,

烧茶送水,个个喜笑颜开,瑶汉一家亲,鱼水情深似

海,整个山界像过年一样喜气洋洋。刻在才喜界下观

音岩上的一首诗描述了当时的情景: “朱毛过瑶山,

官恨吾心欢。甲戌孟冬月,瑶胞把家还。黄孟矮乙亥

正月,时遇恩人:朱德、周恩来、毛泽东、彭德怀。”

瑶族同胞纷纷要求红军留下来,领导瑶民一起

打土豪。红军说,国家内忧外患,红军要继续北上,争

取解放全中国,一定会胜利回来看大家。红军见才喜

界瑶民淳朴善良,决定把部分伤病员留在这里养伤,

大部队按计划往龙胜江底方向前进。

见到红军伤病员被送到村寨,热心的瑶族群众

分别接到家中帮助养伤,把红军伤病员当作自家人

一样。有的瑶民看到床铺不够,立马把门板拆下来给

红军伤病员当床用;有的瑶民懂得医术,到山上找来

草药外敷内服,精心照料;有的瑶民想方设法找来山

鸡、野兔给红军伤病员补充营养。几天后,轻伤的红

军病情好转,马不停蹄追随大部队去了,还有 13 个

重伤员行动不便,不得不留下来继续养伤。为了避免

走漏风声,安全起见,瑶民冯凤山、冯凤万等人悄悄

地把这 13 个伤病员藏到了蝙蝠洞内。冯凤山、冯凤

万等瑶族兄弟每天送饭到蝙蝠洞内,精心照料,与伤

病员话家常,希望伤病员快点儿好起来。红军伤病员

像见到了自己的亲人一样,对瑶族兄弟的一片深情

73

俪人·西部散文选刊

厚谊十分感激,有的伤病员把自己的贴身之物送给

了瑶族兄弟,如水壶、配刀、银元等等。

然而,到了 1935 年 2 月,消息还是走漏了。国民

党得知才喜界瑶民放红军过界、收留红军伤病员的

事情,派出部队前来清乡。听说国民党要来抓人,冯

凤山等村民叫红军伤病员马上转移,他自己也躲到

了山上。这些红军伤病员中,有 11 人逃走了,但还有

两人因为伤势严重,不治身亡,被一位瑶族老大娘悄

悄地埋葬了。

红军伤病员走了之后,国民党来追查村民放走

红军并窝藏红军伤病员之事。在新寨村与冯家湾之

间的地河冲的两块大田里,国民党官兵把附近几村

村民全部都召集到这里。两面山坡架着机枪,防止村

民逃跑,还用铁丝把男丁的手全部捆绑起来。

因为冯凤山躲进山里去了,国民党官兵说要杀

他全家人,冯凤山老婆叫人到山上去找到他。冯凤山

回来后,对国民党官兵说,好汉做事好汉当,不要杀

妇女孩子。官兵说要当场将他开膛破肚,村上的寨老

说,不要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杀人,让官兵带他们去兴

安依法查办。就这样,冯凤山、冯凤万以及村上为头

的瑶族村民,全部被抓去兴安,被国民党用碾棍活活

地碾死了。据说,被处死的瑶族村民有 50 余人,家属

去收尸时,因为血肉模糊,只能根据衣物来辨认自己

的亲人。瑶族兄弟为保护红军,勇敢顽强,英勇不屈,

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听完瑶族同胞关于红军与才喜界的往事,我们

唏嘘不已。瑶族同胞深明大义,主动当向导、撤去哨

卡、照料伤病员,真情拥戴红军,红军打土豪、分财

产,为瑶胞除掉为非作歹的恶霸,纪律严明,关心爱

护瑶民,进一步赢得了瑶民的支持和爱戴。汉瑶就是

鱼水情深的一家人,互相扶持,互相帮助,并肩战斗,

共同反抗残暴腐朽的国民党反动派,共同谱写了一

支感天动地的悲壮之歌。

此次重温红军长征路的活动,我更深刻地铭记

了红军艰苦奋斗的精神,瑶汉一家亲有了更深切地

体会。我们不会忘记那些为民族独立自由解放前仆

后继的红军,也忘不了付出了牺牲的瑶族兄弟,瑶汉

永远是一家,汉族与少数民族永远是不可分割的一

家人,都是血肉相连的炎黄子孙。

正思考间,几名瑶族同胞深情的山歌再次在回

响在耳际:

千斤石头千斤汉,十次寨墙界口恨。

寨墙向来当兵会,不等瑶胞自家落。

红军本是穷苦汉,一脉同根共靠登。

今日红军要过路,打倒寨墙送亲落。

—— —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漓 水 悠 悠 伴 古 城


我品味过水平如镜的西湖,领略过波澜壮阔的

大海,欣赏过激越澎湃的黄河,但家乡的山山水水,

草木桥房,这些平凡的事物,却让我更难以忘怀。

家乡,我永远的梦,我是一棵小草,家乡却是那

枝繁叶茂的大树,承载着我的梦,即使逝者如斯,留

给我的记忆却永远不会风化。她美得自然、纯朴、陶

醉。

穿过一座拱桥,古香古色的古镇就出现在我的

眼前了。记得小时候,总是缠着父母带我来赶圩,为

的是吃上一碗芳香四溢的米粉,每次在凉亭那边转

个湾就可看见这铁路拱桥,心里就抑不住激动起来,

仿佛那米粉的浓香已飘过数里地扑鼻而来。

我要先行与我的老朋友老同学林会合,他是土

生土长在大圩古镇街道上的,对古镇情况了如指掌,

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大圩通”,我是特地来向他请教

的,因为我对家乡的古镇知道的不多,我犹身为“桂

林山水甲天下”的大桂林人一样,有时也倍感身在福

中有时未必知福。

林告诉我说,大圩古镇就建在漓江边一条 2 公

里长的大堤上,在周围突兀的苍黛和碧绿如玉湾如

月的漓江水衬托铺垫下,占尽山光水色,携带着岁月

的风光与苍凉,凝重而深邃地一直走来,把桂林山水

的韵味发挥到了极致。早在 2005 年,大圩古镇成为

广西唯一入选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我为此而赞

叹。

林说,古镇有着一段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联系

的荣辱兴衰历史。秦始皇为统一、管理岭南地区,开

凿了与比长城呼应的南灵渠,沟通了长江、珠江水

系。处于漓江中段的大圩,漕运发达, “逆水行舟上桂

林,落帆顺流下广州”,借势发展起来。汉初已初具规

模,北宋时已成为商业繁华的集镇和水运枢纽。南宋

末设立税务机关,安置税务使衙门,固定圩期,规模

不断扩大,从而得名“大圩”。大圩到明代已为广西四

大名镇(其它为宾阳的芦圩、苍梧的戎圩、贵县的桥

圩)之最。清光绪三十一年《临桂县志》称大圩为“水

陆码头”。抗战时更是成为四方云集热闹一时的“小

桂林”,赶圩人数多达万人, 13 座码头像龙爪一般伸

入漓江,泊船二、三百艘,商贾往来,商业繁荣。可以

说,大圩古镇初兴于北宋,中兴于明清,鼎盛于民国,

积淀了深厚的地方商业文化,这是古镇人民引以为

漓 水 悠 悠 伴 古 城

75

俪人·西部散文选刊

豪的事。

我们追寻历史的脚步,徜徉在古镇青石板铺成

的凹凸坎坷的街道上。扑面而来的,是一阵古朴典雅

的韵味。踏在清幽光滑的青石板上,犹如踏在一个个

琴键上,清脆的声音久久地在街巷里回响。一位身材

条的女子彳亍于街上,眼神如此清澈,让人想起了

《雨巷》中像丁香一样的姑娘,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巷子里弥漫着厚厚的水气,定是从

漓江里氤氲而来的,无形中让街道随处都定格成了

一幅年代久远的水墨画。

街道两旁鳞次栉比拥挤着明清时建的楼房,青

砖黛瓦满是苔藓,墙上布满了沧桑的痕迹。屋檐参差

错落,经年的雨水跌落在屋檐下的青石面上,一个个

幽深圆滑的小洞跳跃前行,这“水滴石穿”的奇观,向

我们诉说着岁月的漫长,那古镇人民坚毅的性格跃

然于石上,还有那儿时的童谣在回响: “石板路,长又

长,南来北往走四方;石板路,硬又硬,千年兴衰我作

证……”

古玩、竹扇、葫芦、烟斗,琳琅满目,糍粑、干鱼

仔、盐焗蛋、辣椒酱,散发着诱人的油香,这些土特产

给我留下的是无穷的魅力和深刻的记忆。一位头发

花白的青布衫老人,跟前摆放着手工编织的草鞋,做

工精美而扎实,让人赞叹她的心灵手巧。看着她布满

了老茧的双手,还有爬满皱纹的脸宠,我不由想起村

里年近九旬的外婆,一样的慈祥,一样的勤劳,一样

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沧桑岁月却掩盖不住笑的清甜。

眼前出现一座高墙深院,想必是当年巨商的煌

煌巨宅。林告诉我说,大圩镇清末至民国期间,商贾

云集,性情豪爽、勤劳聪敏的大圩人,充分利用水运

发达的地理优势发展壮大,一时间“大圩秆杆子”远

近闻名,争奇斗艳,逐渐形成了“四大家、八中家、二

十四小家”的格局。尤其是“黄李廖高”四大家,龚断

了山货布米盐等行业,坐庄桂林、梧州,辐射海内外,

四大家还内外联姻结义,几乎控制了桂北一带的经

济命脉。如今,斯人已去,留下这青砖黛瓦雕栏飞檐

默默诉说着曾经的繁华。瞧,那布满风雨侵蚀印记的

门窗,雕花留香的窗棂,廊檐下随风舞动的红灯笼,

幽深的院落,让人仿佛穿梭于千年历史中:耳旁滢绕

的是不绝的叫卖声、吆喝声、马车声、讨价还价声、小

孩嬉闹声;眼前尽是卖草药的、算命的、耍杂技的、卖

面的……少年骑着大马穿街而行,秀才摇头晃脑诵

读经书,店小二吆喝着端来酒肉,老板的算盘拔弄着

脆响,临江的阁楼上,有位妙龄少女独倚纱窗托腮遐

思……

经过一座墙壁斑驳的老房子,林说,可还记得这

个地方么?我笑了,怎能忘了这座曾经魂牵梦滢的房

子呢,记得当年门上有块木牌书写着“大圩古镇图书

馆”几个字。读初中时,学校距古镇老街就一公里路

程,我们圩日必定要到集市上去“凑热闹”的,我平时

最喜欢走这条幽静的青石板巷道。一次偶然的机会,

我发现了这个小小的图书室,对于未见过世面的我

来说,里面的书也算是丰富多彩,让我有豁然开朗之

感了。于是,我每天中午或下午放学后都要跑到这里

来看书,离开时还不忘借一本回去阅读,每天只需一

角钱而已。好几次遇到口袋里没带钱的情况,幸亏那

位善良的馆员阿姨仍然借给那些精神食粮,让我充

满感激之情。然而,一天中午,因为看书太过入迷,导

致下午上课迟到了,那是我第一次违反学校纪律。老

师知道我的情况后,怕影响我的学习,还通知我的家

长来教育我。我对书籍的热爱以及接受最初的文学

滋养,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过不多远,一座古朴的“筒子屋”引起了我的注

意,它不同于那些高墙大院,只是一种轻便式骑楼木

结构民宅,我却对它情有独钟。记得我年幼时,体弱

多病,父母先带我去村里的赤脚医生家看病,当咳嗽

止不住时,父母就带我到镇上来看病,不是去乡卫生

院治疗,而是来到这座“筒子屋”,只因妈妈的二舅就

在这座房子里开了诊所。我的那位舅公长得高大精

瘦,医术高明,日夜给镇上的人们疗除疾苦,却没有

显得太严肃,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笑容,人们都喜欢

到他家来看病。那时,我也有机会好奇地去看一看这

古老的房子。这种“筒子屋”依街而建,由前门、天井、

正房、厢房、后院组成。前有沿街开设的店铺,有楼梯

可上二层,内部雕工精美。往里是天井,栽种着花草,

采光良好。天井后面是正房,高大宽敞,供奉着神像

及祖宗牌位。两侧是用来居住的厢房,木质门窗均雕

刻精美图案,例如寓意着福、禄、寿的蝙蝠、鹿、桃、喜

鹊等等,栩栩如生,精美绝伦。正房后有门通往后院,

76

俪人·西部散文选刊

临江建有厨房和厕所。后门外有台阶通外江边,我有

时会沿着台阶到漓江也去洗手,观看来来往往的木

船,鱼群穿梭在清澈见底的水中,尤其是在江中洗澡

嬉戏的孩童,更是让我羡慕不已。如今,和许多老街

上的街民一样,舅公一家早已搬到新区的“古韵新

城”,那里的生活条件和设施比老街区优良得多,可

以称得上现代化了,人们的生活也已达到小康水平

了。那和蔼慈祥的老舅公也已驾鹤西去,他一生克己

复礼,为解脱人们的疾病痛苦殚精竭虑,度过了平凡

而又光彩的生。一如这古韵留香的雕花窗棂,布满风

雨侵蚀印记的门框,以及江边的翠竹藤蔓,沐浴了阳

光,却也闪现了金灿灿的光辉。

站在我孩提时期见过最热闹的地方,这里曾经

建有一座电影院。虽说当年几乎每个大队部都建有

电影院,但镇上这座电影院是当时桂林东乡规模最

大、最热闹的电影院。这里留下了我们童年太多的记

忆、太多的欢乐。然而,这里的电影院如今已化身为

一座气势雄伟的“万寿宫”, “道法禅机论人生,风生

水起谈运程”,成为人们祈福之地,游人络绎不绝。我

想,应该是人们当年为了建电影院而把“万寿宫”给

拆除了,如今,随着大圩旅游业的兴起,人们再次在

原地重建了这座古建筑,与重建重修的高祖庙、汉皇

庙、广东会馆、湖南会馆等等一道,共同支撑起古镇

旅游业的复苏,对古镇人民来说,是一种福音,人们

的生活,正如门前这古老的青石板路一样,通向广阔

的远方。

青石板路尽头,一座稳健古朴的单拱石桥横跨

在马河与漓江交汇处,这正是大圩古镇的一张名

片—— — 建于明代的万寿桥。见到万寿桥,我首先想到

的是老电影《刘三姐》中的第一个片段,就是在此取

景:劳动的人们穿梭于桥上,尤其是一位戴斗笠的农

民牵头大水牛过桥的镜头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那画面就是一幅淡淡的中国山水画,应该是这“小桥

流水人家”的淳朴画境打动了导演吧,结果也打动了

万千观众。这时,一位头裹花布头巾的妇人,背着一

个竹编的筐子,脸带微笑,款款上桥来。我不禁想起

了明代大才子解缙描写当时大圩的一首诗: “大圩江

上芦田市,百尺清潭万竹围。柳店积薪晨昏后,壮人

荷叶裹盐归。”相隔了数百年,但解缙细腻的笔触所

白描的大圩,仍让人感受到古镇的恬静与繁荣。

桥呈半月状,十分别致。单拱昂立,横跨马河(涧

沙河),东接泗瀛洲,西接青石板路,远望似青龙卧

江,近看如彩虹追月,气势非凡。桥身由一块块巨大

平整的青石板铺成,接口如刀切一般平整,让人对古

人的智慧暗生敬佩。桥面的青石已被行人的脚步磨

得溜滑光亮,因为这桥上乃是赏景的最佳去处,人们

在此流连忘返。这古朴别致的石桥,这正奔向碧绿漓

江的涓涓细流,这携带岁月温度的飞檐吊角,还有蓝

蓝天空下,远处的磨盘山,沙滩上萋萋的青草,静而

圆的鹅卵石,忽而掠过快活的鸟,一切惬意而安祥,

宛如走进一个神奇的童话世界。我不由邀请林一同

拍照留念,照片上的我们,或遥视远方,或轻摇纸扇,

笑得如此清纯,一如这铅华洗净的古镇。

凭栏远眺,磨盘山下有一小岛,青罗系带,犹如

戏水的美人,肌肤若隐苦现,朦胧可人。岛上茂盛浓

绿的树林,家如美女秀发,飘逸洒脱,发间氤氲淡淡

雾气,微风过处,传来新鲜的山水草木淡香,沁人心

脾。这时候,你会觉得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与浮躁,作

为大自然的一部分重新回到她的怀抱,看云聚云舒,

听鸟语虫鸣,闻自然芳芬,心灵在一滴滴洗净,一阵

阵清澈,陶醉在童话的家乡。

踏着琴键般的台阶走下桥来,这时,我才发现桥

的周身竟绿意盎然,一些绿苔、小草,还有不知名的

许多植物,都从石缝中间生长出来,有的甚至长成了

“灌木丛”、 “小森林”。很难想象,这原本严密的石缝,

只要给一颗种子找到了附着的地方,只要有风雨和

阳光,就能如此执着地生长,甚至让人看出它有长在

“参天大树”的欲望,让人叹服生命的顽强。古镇何尝

不是如此,依山傍水穿越千年,依然生长在沉稳而幽

静的楼房里,摇曳在凤尾竹的依依倩影里,依偎在山

水温情的怀抱里。一如矍铄的长者,积淀着精深博大

的文明,阐释着昔日的辉煌与繁荣,泰然面对暂时的

沧桑和寥落,只要还充满生命力,就一定还会再现当

年的荣光。

下桥往东走,来到泗瀛洲, “瑞霭瀛洲”、 “永安

门”、 “泗水钟祥”、 “太平门”,沿鹅卵石路步行五十步

左右,就有一道防火墙门,斑驳岁月印记在墙上。这

一段街道有些冷清,多数木门是紧闭的,游人也不

多,偶有门前一位老人,坐在板凳上翻看发黄的书,

门边小孩手拿玩具,偶尔偷瞄一眼行人,只有慵懒的

小狗躺在铺台上晒太阳,对过往行人视而不见。

太平门旁,有一块“抗战建国阵亡将暨死难同胞

纪念碑”,让人想起当年日冦铁蹄到来的岁月,古镇

人民没有屈服,英勇顽强,不畏牺牲,利用坚壁清野、

游击袭扰等方式抗击残暴的敌人,不惜献出宝贵的

生命。其中,力脚阻击战等成为古镇人民津津乐道的

故事广为流传。林还告诉我,其实,古镇人民历来拥

有大无畏的抗争精神。他说, 1924 年 11 月,孙中山

北伐时到桂林设立大本营,就是在大圩塘坊码头起

岸,并在江边扎台发表了演说,大圩人民热烈欢迎,

并赠送一桶南瓜、白菜,寓意“南北一统”,对北伐表

现了极大的热情和支持。灵川最早的中共组织一一

中共桂林东乡区委员会和中共毛村支部,于 1928 年

8 月在大圩建立,书写了古镇人民革命斗争光辉的

一页。另外,万寿桥对面的磨盘山也有“青山埋忠骨”

的美谈,那里有清末抗法、抗日名将台湾巡抚唐景崧

的墓地,这位晚清名臣定是留连于这方青山绿水和

古韵悠悠,还有纯朴的民风,百年后继续演绎他那未

了的情怀。

漓水悠悠,百里画廊从这里铺展,碧绿的江水倒

映着翡翠般的青山,水中游船穿梭,骑行道上车来车

往。古镇、古东瀑布、漓水人家、逍遥湖,草莓岛、蔬菜

基地、提子示范园,这些跳动着的音符,也许不同的

人有着不同的感受,或许是那古老的《高山流水》,或

许是动人的《外婆的澎湖湾》,但那基调是一样的优

美,一样的深情,朝着梦想出发,焕发着新的光彩,永

远生机蓬勃。

我爱你家乡,我爱你青松气质,我爱你红梅品

格,我爱你家乡的我蔗,好像乳汁滋润着我的心窝

……

—— —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西部散文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蒙ICP备17001027号-1
技术支持:内蒙古帅杰网络有限公司
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邮箱:xibusanwenxuankan@163.com
电话:13384778080
手机:刘志成(西部散文学会主席)13384778080  张帅:1514971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