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9:30-18:30)

在线QQ

客服电话13384778080刘志成:13384778080张彩云:13604770825

会员办理13384778080

微博西部散文网

您好!欢迎进入西部散文网www.cnxbsww.com.

网站阅读量:51769312 在线服务 我要投稿 进入首页
请稍候...
  • 第十届西部散文节暨聚寿山文
  • 第十一届西部散文节在青海化
  • 西部散文学会为获奖作家颁奖
  • 第五届西部散文学会贵州高峰
  • 贵州创作基地授牌
  • 西部散文学会云南牟定县分会

河南自由快乐写作群同主题创作小辑

点击率:1671
发布时间:2021.10.29

蚕 豆

文/妙 藏


这辈子吃过最最难忘的五香蚕豆,是在五十年前。那年我10岁,午饭后跟着同学英和她的妈妈,去父亲的军工厂捡蚕豆。懵懵懂懂地跟着,来到厂区最深处,已经是荒无人烟的地方,拨开丛生杂草,哇哈哈哈,果真有一大片蚕豆地,颗颗饱满圆润。英的母亲拍着手说:“太好了,就是她们说的这个地方。丫头们,你现在脱下裙子,坐在地里捡蚕豆啊。”“捡蚕豆?怎么捡啊?”我和英异口同声地问道。英的母亲一边脱下裙子,露出她的西装短裤给我们做示范,一边说“就这样啊,裙子摊开坐在裙子上面,坐在地里捡蚕豆啊,不要梗叶啊”。“哦哦哦,这样捡蚕豆啊。那不是我们种的啊。”我们又嘟囔着。我们两个总能想到一块去,所以是闺蜜。英的母亲豪爽地笑说:“哎呀,管那些干什么啊,谁吃不是吃啊,我们来帮他们吃吧,回去煮五香蚕豆你们吃啊。”一想到五香蚕豆,我就开始流口水了。我们两个又心有灵犀一点通:嗯嗯嗯,都是厂里的人,谁吃都是吃,也算帮他收割了吧,省得这个人又劳神费力。我们两个小朋友一起跳绳一起唱歌一起玩,今天又一起脱了裙子,露出大花裤衩子,坐在蚕豆地里开始捡蚕豆。开心啊,想着五香蚕豆,干劲就特别足。

我们边说话边捡豆,不觉几个小时过去了,一个裙子兜满了豆子,个大饱满。天色也暗沉下来了。“回去吧,丫头们。”英的母亲开始要收兵回营了。英的母亲是山东人,喜欢省略,我们两个在一起的时候总是一起这样喊话。收拾一下,我们就穿着妈妈做的大花裤衩子,拎着沉甸甸的花裙袋子向工厂门卫走去,一路上累得小胳膊肘抬不起来,二人又一起开始后悔:“干吗要捡这么多啊,累死了。”“别后悔啊,吃的时候还嫌少呢。”英的母亲真有远见。果真,拿回家父亲也不问哪里来的,就果真做了比上海五香豆还要好吃的豆子,一辈子都快过去了,还没有忘记。


忆花生季

文/尹季显


很多年以后,我骑车、开车或者跑步经过青青田埂,仍会不自觉地想起父亲带我去挖花生的那个遥远的清晨。当时,农民往往是天不亮就起床,扛起锄头下地去了;如果路程比较远,就要骑上二八自行车,把锄头木把架在车后轮支架上,我一般就是坐在后座上跟着上地。

深秋的农田里露水很大,需要把裤腿挽起来干活;我的任务多是除草,有的杂草用锄头很容易除,有的狡猾的草偏偏长在花生苗中间,勾结得很紧密,那就只能下手去薅,这样一来,袖子就难免沾湿,也经常会连带着拔出一些倒霉的花生果;刚刚走向成熟的花生表皮和果实融为一体,很嫩很白汁水丰盈,你把表面的泥土甩干净,用牙一咬,一股脆脆甜甜的味道就扑面而来,这时的花生像水果一样,比后来水煮、油炸、爆炒的都好吃。

花生成熟之后,就需要从地里挖出来,如果是墒好的沙土地,轻轻一拔就完事;如果是干旱的黏土地,就非常考验人的耐力,经常是前面一个人挖花生,后面一排人溜花生,过几天还有小孩子们成群结队再来溜一遍。童年时代,最高兴的就是溜花生时挖到了田鼠窝,田鼠很聪明,偷的都是最好的花生,运气好的话能装半袋子;但是这样的花生人们担心有病菌,不敢多吃,只好掺杂着卖掉。

花生秧拉到家里之后,很大的工作量是摔花生,先把一个椅子翻过来,就在椅子腿上摔打,一个个肚大饱满的花生果就掉落在地面上,半天工夫就堆成了小山;农忙的时候顾不上做饭,肚子饿了那就一边摔花生一边吃花生,生的熟的半生不熟的都吃,有时候就馒头有时候就大蒜,结果吃伤了胃口,之后虽然对花生豆再也提不起食欲了,但是它却永远刻在我的记忆中,再也忘不掉了。


黄豆赋

文/刘 表


仲秋时节,凉风阵阵,汉江之北,伏牛之南,沃野丰收,百姓颜笑。促织鸣琴,农夫挥镰,满地蝈鸣,螽斯衍庆。云雀叫天,高空云淡。板车载归,明月流光。

收秋粮以济夏麦,割黄豆以备膏馔。伟哉黄豆!古名为菽,先秦已有。豆羹豆酱,刘安豆腐,石磨豆腐,吾之最爱,豆豉煎之,唇齿留味,大都难买,千金不得。泡豆煮豆磨豆,豆味弥漫空中,色白汤清滑嫩膏,口水三尺不堪扰。

土法西瓜豆酱,杂以花生辣椒,金黄喷香,味道绝佳,馒头蘸之,可口无双。

忽忆初中时,家贫校食宿,母亲制酱豆,临行装满瓶,在校配饭粥,意恐儿受苦,念昔求学日,不觉泪盈目。

又有曹植兄弟残,七步作诗篇,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才高八斗曹子建,远封陈王心不甘。

我辈童年时,常助父母收,田间与地头,数株豆秧烧,顷刻黄豆熟,香味扑鼻口。

麦收点种豆,秋雨润土壤,大人前锄坑,小孩后撒豆,一行又一行,浇水长成秧,稠了拔绿苗,嫩时清炒香。

伟哉,黄豆!食法多样,豆皮尤香,腐乳别样,豆油健康,豆芽卤面美名扬。成都豆花汤,黄豆猪蹄汤,豫东西瓜豆豉酱,更有千古酱油常上场。

伟哉,黄豆!华夏杂粮王,不害田地,天然肥料,食法百样!悲哉,今日转基因,豆味甚薄淡,非人之所爱,幸有野生豆,豆子豆孙传,绵延惜不败。


我与豌豆的情结

文/杨宏寅


人类与粮食的故事是尘世间最古老的话题,自从有了人类的那一刻,这个话题就一直伴随着人们。民以食为天呀!当粮食的匮乏影响到人们的生命时,人与人以及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就日趋紧张,世间万物的和睦共处将会被打破,而呈现出相互掠夺的情况。

我小时候,正赶上粮食缺乏的年代,这就是我和我的同龄人的共同命运。到了荒春时候,家家户户经过漫长的冬天和春天的消耗,都没有多少存粮了,要知道冬天和春天,庄稼地里没有作物可以供人填饱肚皮,几乎要等到麦稍黄时才有转机。也许是老灶爷年年上天给玉皇大帝诉说人间疾苦,诉说了荒春无食可吃的惨象,玉皇大帝才让豌豆先于麦子成熟,大约在小麦收割前半月时,也就是小满时,碗豆就成熟了。而在豌豆成熟前半月的立夏时节,豌豆荚还泛着青绿色,豆荚被豌豆粒涨得鼓鼓的,透过豆荚仔细看,隐约可见圆圆的豆粒了。这一段时间正是生吃豌豆的最佳时机,此时的豌豆没有腥味,而是清香扑鼻,此时豆粒内面还有一小部分汁水,但豆粒的个头已成型了,几乎是一个完整的球体了。此时的豌豆粒含到嘴里,用牙齿轻轻咬开,一股来自大自然的醇香便弥漫整个口腔了,使人一下子感到了春天的气息,既有春暖花开的希冀,也有春天的热情和总结。现在春上吃豌豆角,一是尝鲜,二是对小时候吃食短缺的回忆。

记得我刚上小学时,由于父亲的教师身份耳濡目染了我,再加上天生胆小的缘故,我不敢去干有违于道德的事情,所以为尝鲜而铤而走险,去偷豌豆荚的事我是绝少干的。在一次下午放学后,耐不住堂兄的撺掇,更没抵挡住饥肠辘辘的怂恿,终于在天擦黑时,趁着看青人打瞌睡,我们从另一边通过麦地匍匐前进,潜入豌豆地,到了豌豆地也不敢站起来,只能改为迎天躺着,嘴巴正好可以碰到即将成熟的豌豆荚,我就顾不得摘荚往口袋里装,直接吃起新鲜的豌豆荚,我的这种吃法也许算是最文明最浪漫也是最环保最节约的吃法,一是太嫩的不饱水的我不吃,二是太老的我也不碰,只吃刚刚适合生吃的豌豆荚,而且不用剥皮,连同豆荚一起吃下肚了。不知不觉星星升起来了,嗅着豌豆荚特有的芬香,加上揉破的豌豆叶的清香,望着纯一色的青石板上眨巴着小眼睛的星星们,我简直是陶醉于大自然之中,当时,要是能把那一幅美妙无比的画面画出来该多好啊!试想,一个少年迎面躺在豌豆地里,嘴里含着豆荚,透过密密的叶子和一个个弯成几圈的顶芽,那顶芽就像是一个个蜗牛的触角可爱极了,看着湛蓝的天空以及忽闪着眼皮的似乎要和你打招呼的星星们,心里有种忘我超俗的感觉,觉得自己飘起来,飘到了云朵里,飘到了月亮上面,去探望一下吴刚和嫦娥还有那只捣药不止的玉兔。

忽然,由于我的堂哥想起来伸伸腰,被看青老头发现了,他一边朝这边跑一边大喊:有人偷豌豆了!我才突然从梦幻中醒来,原来自己竟是一个小偷,却装作快成仙的样子。跃身而起,和堂兄一起跑出庄稼地,跳过五尺宽的水沟,溜回家里。回到家里,各自清理战利品,堂兄摘下满满两口袋,而我因只顾欣赏美景而只拿回一小把,而且又被做教师的父亲发现,罚我站在院里一小时,骂我有辱书香门第,想做梁上君子。从此再没去偷过豌豆角,而是在自己家的自留地里种了一畦豌豆。以至于现在到了谷雨前后,就会想起那如繁星点点又五颜六色的豌豆花盛开的盛况。

童年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再吃起豌豆荚时,思绪一下子就被牵回到几十年前,满眼都是一望无垠的豌豆花豌豆秧和满天的星斗。


豌豆

文/坤 家


让写“豌豆”文,因为不熟悉,所以,起初并不想响应,可后来群主一再倡导,因在其群,因此,还是写两句的好!

提起豌豆,就会想起《诗经·小雅·采薇》,这是一篇千古厌战诗,诗的开头用“采薇”起兴,然后重章迭唱,说豌豆苗刚出土时战士们就传说着要回家了,可是,战事紧,直到豌豆苗长大变柔嫩,再到它的茎叶变老,还是没有回家。将士们归心似箭,可是一年年战事不断,直到最后,“少小离家老大回”,他们发出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的千古名慨!

印象很深刻,曾经每次读这诗,都要到饭店叫一盘豌豆苗咀嚼,以此慢慢品味对战争的惆怅和对诗歌的情结。

也因此,曾经对豌豆有过百度:豌豆,也叫青豆、雪豆、荷兰豆等,这是我们熟悉的。而且关于豌豆,在西方的童话故事里还有个美丽的传说,一位王子渴望娶一位真正的公主,每每自称是公主的女子投宿,老皇后便在床上放一粒豌豆,再在上面放20个床垫和20床鸭绒被,请女孩子安歇,通过这个方法他们找到了真正的公主,最终,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碗豆是个大功臣,据说,作为媒人的那颗豆子,曾被保存在博物馆中供人参观!认真回想,其实,豌豆在生活中很普遍。小时候,乡村穷,北方不长稻子,也少种豌豆,我二十岁前不知大米味,上小学时,每次去叫同学一起上学,看人家家天天吃大米就青豆,就非常羡慕。后来,能吃上大米了,常想,大米最好吃的配菜并不是豌豆,可小时候,看他们家天天能吃大米豌豆就觉得它是多么香甜可口且令人羡慕、让人垂涎不已的事啊,这竟然让我记忆回味了几十年,因为,那时我们家连这都吃不上。

现在,我们常吃的零食里,也多有它,商家将它炒香了,包装好,就是年轻人的美食了,吃起来,香脆可口,且有饱腹感,配上好茶,就是绝美的减肥佳品。而且,豌豆富含粗纤维,又具有润肠通便的药用价值,常食可以起到美容之功效。

如此说来,它应该是药食同源了,再查百度,果不其然,豌豆里含大量的维生素。维生素的功效非常大,这是我熟悉的,维生素也叫抗坏血酸,对慢性传染病及紫癜等有辅助治疗作用,它还是抗癌之王,具有保肝护肝、保护心血管疾病和牙龈出血、增强免疫力之功效。再问老中医,豌豆的药用价值其实挺大的,它利尿,止痢,消肿,解毒,益中气。适用于脾胃不和之打呃呕吐、口渴肚胀、小便不利、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及产后乳少等。

感谢刘阿生,出了个豌豆题,让我对豌豆又有了诸多新认识!以后,再读诗吃零食就可伴着它的功用有的放矢了!


锐庆园种豆记

文/刘 锐


记忆深刻磨难多,鼠年冬天,开始建设我的锐庆园,大疫过后的人们,自认为精神舒展,干劲十足,锐庆园得以效果惹人爱。

今年辛丑牛年春天,在锐庆园播种豆类三种,小红豆,大青豆,本地小黄豆。

入夏都长势喜人,眼看丰收在望。可是烟花台风威力巨大,在河南豫北一带,特大暴雨成灾。好在锐庆园是孤岛,没有太大影响,豆类耐涝还好。

可是“洪”后再“疫”,人困濮阳,不能及时回锐庆园,收割小红豆,以至于颗粒无收,好遗憾。

不过疫情再次被控制住,收获小黄豆和大青豆。产量说的过去,把它们打捆做毛豆,当做礼品送人,让亲人朋友品尝锐庆园胜利果实,都称赞。种的过多,镰刀割,放大碾盘上及周边,晾晒后,收取颗粒,以备豆浆之用。

有播种,就有收获。有时候,过程超想象困难,庄稼不收年年种,种下去是希望是期盼。享受是过程。

是啊,哪有那么多的一帆风顺。耳顺之年,奔六人,走好余生,安康第一。


我与豆角的情结

文/崔淑君


凡是豆类的食物我都情有独钟。豆角,酸豆角,豆浆,豆腐,豆浆、豆腐乳等等,只要豆制品都喜欢,怎么做都喜欢吃。我常常也反思自己为啥这般喜欢豆类,后来有次看到一个专家说“一个人饮食爱好的形成在七岁前就确定了,很多人功成名就,吃遍世间山珍海味、鲍鱼龙虾,最怀念的还是小时候家里做的那一口”。我的童年是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种豆角、吃豆角的过程是我童年记事起最美好的一段回忆吧,美好温馨的记忆让我爱上了豆类家族。

春天来临我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去田里,一点自留地是自己随意可以种植的。种了供应自家吃菜。那时候是集体大队挣工分分粮食,很少几分自留地是自己家吃菜的主要来源。地已经被大伯翻好平整了,爷爷用铁锹点一下,我拎个小袋子跟在后面,袋里是奶奶上一年存下的豆种。我在锹后面放一两个豆子,豆子就种下了。然后浇水松土,一段时间就长出两排小苗,一段时间就茂盛地长出一簇簇嫩绿的枝叶。童年时乡下条件并不是很好,没有父母在身旁孤孤单单的,唯有和爷爷奶奶一起拾掇自留地是记忆中最幸福的时光。天越来越热了,豆角长得很茂盛,叶子簇拥着,一团一团,大人们就开始搭架子了,两根木棍插入土中,上面用草绳绑在一起,没多久,豆子的嫩秧就弯弯曲曲缠绕在木棍上了。再没多久豆角花就挂满枝头,有白色的,有淡紫色的,还有粉色的。随风飘扬着。

6月开始吧,我们扒拉开叶子去找豆角了。刚刚开始是那种绿油油的、青青的小豆角。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似乎没有发育成熟,苗条可爱,摸着绵绵的、柔柔的。摘上半篮子,就和奶奶坐在阳光下摘豆角,掐掉上面的尖尖,再转过来掐掉后面的小巴巴,就是长豆角的那个一小节枝。6月北方的太阳暖暖的,看着奶奶耐心细致地摘豆角,我边看边学,有时候不小心掐多了,豆角头都没了,有时候不小心没拿好,把豆角折断成两截了,内心有点愧疚,似乎辜负了可爱的豆角。等豆角老一些就会扯出丝来,小心翼翼吃扯着豆角丝,生怕断了,似乎只有扯一条完整的丝才完美。摘好豆角,奶奶洗好豆角切成两三截。用少许油翻炒得烂烂的,奶奶念佛吃素,豆角味道往往很清淡,炒得熟烂,原汁原味的豆角清香就着米饭。那种幸福的感觉一想起来就让人喜悦。这么多年,我最喜欢的就是这样做豆角。

还有另一种吃法也是我很喜欢的。把豆角用清水煮熟,一个个摆整齐放在碟子中,然后,奶奶让我用石头臼捣蒜,蒜剥好,放在臼里,撒点盐,用石杵慢慢捣碎,捣成蒜蓉。倒出来加上醋、调料、小香油搅拌均匀,香喷喷的调料汁子,酸酸的,释放着蒜的香味,浇在冷却的豆角上,翠绿的豆角整整齐齐码在盘子里,白色的蒜蓉顺着缝隙渗透到豆角间,让人垂涎欲滴。我常常忘记吃米饭,只是吃菜。放一根在嘴里,先是蒜醋的香味,接着咬断豆角,柔和的草清味溢满口腔。那时候米是定量的,吃白米饭也是难得的,有时候还要掺上土豆、杂粮。但是豆角在开花结果时就疯长,刚刚摘完,隔天豆角又挂满枝头。不及时吃,豆角很快就长老了,变黄了。捡豆角时能拉出长长的丝。每次去田里摘豆角,我都和小脚奶奶一起去。跟着奶奶走过长满各种野草的路边,来到田边,看着各种蔬菜,茄子辣椒等。豆角一般是种在田埂边的,不占耕地,这一点多像朴实无华的农民呀。我就站在田埂上,看着弯弯的豆花藤,密密麻麻缠满木杆,越过木杆头,伸展着长向天空,小小的我站在田头,仰望天空,湛蓝湛蓝的天做背景,弯弯的蔓藤,嫩绿嫩绿的,头部圆圆的,透明似的,在风中舞动着。似乎在奋力拼搏着证明生命的力量。我很喜欢看伸展身姿伸向天空的豆丝头,弯弯曲曲蔓延着,长太高了没木杆支撑就耷拉下来继续长。后来上学说到“仙子”,我脑海就出现那样的情景,那舞动着的藤蔓就是仙子吧,奶奶那驼背的身影,黑色的衣服,在田间摘豆角,小小的我跟着在田间跳跃,蹦蹦跳跳,仙子就在头顶,有时顶着花跳,有时顶着豆角摇,有时候啥也没有,就是那个嫩嫩的小丝绒般的枝丫随心所欲地舞蹈着。我想我童年与天地的对话就是看豆角生根发芽成长开始的吧。

和爷爷一起播种时在他高大身影下沐浴阳光的那份安然和期盼,播种下生命的好奇。种豆角的过程,让我对植物生命的体验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小小一个豆子怎么会有那么大生命力长成布满天空的秧子。奶奶摘豆角、炒豆角、拌豆角的手艺,让我感受到豆角的美味,做食物的那种耐心和享受。这是我的豆角情结,也是我的生命课程。

我爱吃豆角,我爱豆类家族。


豌 豆

文/张书玲


小时候常听奶奶说,天不绝人。生活窘迫的年代,豌豆秧长得特别旺,任人们如何偷采,最后都是果实累累。如今回忆起来,感觉从根到梢都是豆荚。

上世纪70年代的农村孩子大都做过“小偷”。长在生产队的尾巴上,缺吃少喝的,看见能塞进嘴的东西都想吃。最诱人的就是满地的豌豆荚,我终于在一个炎热的中午,趁看青的打盹,和小伙伴们拿个烂袋子从沟里爬到地里。正摘得尽兴呢被睡醒的看青人发现了,小伙伴们来不及收地上堆着的豌豆荚,狼狈逃窜。

我趴在豌豆秧下一动不动,不是知道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是腿吓软了。更怕被抓到了惹妈伤心,我做坏事从不敢让妈知道。一直趴到太阳落,我把小伙伴们落在地上的豌豆角全部捡了拿回去分给他们。

直到现在,每每看到豌豆就想起那辛酸的岁月。岁月静好,吃食无忧,好好珍惜幸福的今天吧。


——选自西部散文学会微信公众平台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西部散文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蒙ICP备17001027号-1
技术支持:内蒙古帅杰网络有限公司
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邮箱:xibusanwenxuankan@163.com
电话:13384778080
手机:刘志成(西部散文学会主席)13384778080  张帅:1514971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