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9:30-18:30)

在线QQ

客服电话13384778080刘志成:13384778080张彩云:13604770825

会员办理13384778080

微博西部散文网

您好!欢迎进入西部散文网www.cnxbsww.com.

网站阅读量:51085877 在线服务 我要投稿 进入首页
请稍候...
  • 第十届西部散文节暨聚寿山文
  • 第十一届西部散文节在青海化
  • 西部散文学会为获奖作家颁奖
  • 第五届西部散文学会贵州高峰
  • 贵州创作基地授牌
  • 西部散文学会云南牟定县分会

青春在奋进中成长/陶巧红

点击率:1368
发布时间:2022.03.21

在人生的历程中,与你相遇,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谨以此篇献给亲爱的神东矿区,献给脚下这片洒下青春热血的煤海绿洲。

如果没有那年对大连理工的狂热追逐,如果不是一分之差与之失之交臂,也许生命的历程会完全不同。

2002年,小王同学从中国矿业大学毕业,和六个同学一起来到神东矿区,正式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矿工生涯。采矿专业的学生毕业下矿井,也算是专业对口。可是,如果不是当年家里等着钱盖房子、还账,谁愿意来到这千里之外的不毛之地啊,谁愿意?不过,既来之,则安之,总算是有了个安身之处,再不用伸手朝老父亲要钱了。当年考上大学时,父亲曾经说过:“上大学我供你,将来,你大学毕业了,自己找份工作养活自己,那时我就再没有能力了。”所以之后毕业找工作、定去向,都是自己做的决定,也没有再征求父母的意见,毕竟将来的路总是要自己走的,好赖都只能靠自己。

和同学一起来到神东矿区,经过了几天的岗前培训,大家被分到公司不同的矿井单位。小王同学被分到了离中心矿区比较远的乌兰木伦煤矿。当时一起被分到矿上的还有两个大学生,一个是太原理工的小李,一个是阜新矿院的刘酷哥。三个人一个宿舍,虽然之前不认识,但好在大家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年轻人在一起很快也就熟悉了。

那时候小王同学他们三人每天天不亮就坐着车下井,然后干一天活,带着一身臭汗,再坐车升井,基本上“两头不见太阳”。由于是新来的,窑衣只有一套,也没法换洗。只能在宿舍里拴根晾衣绳,回在宿舍,就把窑衣晾在绳上,第二天继续穿。说实话,那个味儿真是不可形容!

在井下,跟着师傅们干活,拉电缆、打黄油,反正是师傅让干啥就干啥。偶尔听老工人们说自己十几年前刚来下井怎么怎么样时,心里总在想:“天啦,难道我也要在这儿呆上十年?十年!我现在觉得十天都很长!”后来回想起来,二十年也只是弹指一挥间啊!这二十年间小王同学几经辗转,工作上也是小有成就,再不是当年那个只知道听师傅吩咐的小学徒了。当然这是后话。

小王同学大学辅修的计算机专业,电脑水平还不错,所以矿里单位、或者谁家的电脑坏了,需要修一修,重装个系统什么的,大家都给小王同学打电话,他基本都能搞定。他曾戏言,自己是采矿专业里计算机学得最好的,计算机专业里最会挖煤的。那时候大学生少,一年全公司才来60来个大学生,一个矿才三两个,就这还留不下来。考研走的,考公务员的,跳槽去其他单位的,比比皆是。当年跟小王同学一起来神东矿区的6个同学,最后走得就剩他一个了。所以在2006年的那次聚会上,小王同学喝多了,号啕大哭。哭泣不是软弱,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也许是孤单,但人各有志,你可以重新选择,但留下本身就是一种选择。

2004年小王同学被调到矿上新成立的信息组办公室,负责井下的监测监控,和他一起在信息组的是04年过来的一个机电专业的大学生小黄。搞笑的是由于计算机搞得太好,很多人,甚至有些领导一直认为和他一起的小黄同学是计算机专业的。就这样,两个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成了矿上信息技术组的技术员,每天除了下井干活,他们还主动利用班余时间建网站,做网页,工作干得有声有色。因为年轻,所以努力;因为热爱,所以竭尽全力!

后来,小王同学调到矿生产办,搞体系,做考核;去通风队带班下井,不断地积累自己的职业经验。爱钻研不服输是他的习惯。那时候为了研发一种新型的自动化风门,自己常常在井下一待就是十几二十个小时。即使后来他走上领导岗位,依然没有放弃钻研。历经数年,由他设计研发的自动化弧形风门终于获得了专利,并且填补了行业的一项空白。

这期间小黄同学提出要调去矿里机电组,领导竟然说:“你一学计算机的,去什么机电组?”小黄同学反驳道:“我怎么是学计算机的,我学机电的好不好!”这才算给小黄同学的“专业问题”平了反,之后小黄同学也顺利地搞了自己的专业。

那一年的中秋节,矿上安排那几年来的大学生们在食堂聚餐。席间,有人提议大家一起合唱《团结就是力量》。一曲唱罢,在场的人们无不为之动容。他们满怀热情地开启自己崭新的人生。这些年轻的天之骄子们,团结就是力量,坚信他们是神东的骄傲,他们定能创造神东的未来。

2004年,对于小王同学还有一件人生中的重要事情,那就是认识了一个矿大师妹。当然,后来这个矿大师妹也幸福地成了矿嫂,并且在公司唯一的一次面向配偶的招聘考试中,取得了自己所学专业的第一名,从而光荣地加入了神东这个大家庭,成为神东正式的一员。这些都是后来的事。

2007年,小王同学终于让师妹冠了他的姓。中秋节前,公司机关招聘主管,他报了名,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轮考试,他很顺利地考进了公司机关,工作算是上了一个台阶,可喜可贺。可是师妹好不容易下决心辞去自己干了三年的工作,从城里搬到矿上的小家,小王同学却又调离了矿上。那时候加班是常态,团聚成了奢望。两地分居的日子一过就是三年。神东人的奉献不只是吃苦受累,神东人的奉献是三位一体,全家总动员!

时间一转眼来到2009年,小王同学已经从一名机关新人变成了业务娴熟的资深主管。这一年公司对内招考矿井单位副总工程师。第一轮笔试,小王同学不负众望,得了第一名。接着就是面试,可能是太紧张,面试发挥得不太好,两轮下来,总成绩第五名。其实考得不算差,毕竟也有十来个人考试呢。只是晋升名额只有四个,所以很可惜,这一次幸运之神没有降临。也许老天觉得他还很年轻,还需要历练吧。没关系,我们继续努力。

第二年,又一次机会来了。这一次,小王同学加倍努力,白天要上班,晚上才有时间看书。一岁的儿子跟着妈妈(小王同学的师妹)在客厅安静地看着无声的电视。复习到后半夜,实在太困才睡下。凌晨四点,准时被闹钟叫醒,有时实在睁不开眼起不了床,师妹总是鼓励他,“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如果努力了,考不过,那愿赌服输。如果因为自己没有足够努力,而错失机会,那就太可惜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小王同学成功考上了矿井副总工程师,工作从此翻开了新的篇章。果然是越努力越幸运。同年底,师妹也通过了招工考试,可谓双喜临门。

一转眼已经来神东矿区二十多年了,如今小王同学以及和他一起来的那些大学生们都已然成为矿区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虽然不再年轻,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更加努力地工作和学习。这些年,他们利用工作之余,搞发明、做专利,丝毫不敢懈怠。

世界在发展,科技在进步,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以前,矿上本科生就是香饽饽,甚至专科生也能受到重视。现如今,随着企业做大做强,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采煤不见煤,蓝天白云飞,世界一流的绿色矿山早已名声在外。很多院校的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生都愿意来到神东,因为这里有最先进的采煤技术,这里代表着最先进的能源基地。所以只有自己一直努力,一直钻研,才不会被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抛弃。2002年来的小王同学是这样做的,还有很多人也是这样做的,比如小李、刘酷哥,比如小黄。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一如既往地认真工作、努力学习,为大神东的建设默默奉献。因为他们心中都有一个伟大的梦想,那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古老的原始森林经过亿万年的积淀,演变成了一片煤海;那些优秀的年轻人经过多年的磨练,成长为一代优秀的矿工,成了这片煤海的开拓者,创造着这个日新月异的煤炭基地的未来。一个人也许可以走得很快,志同道合的神东人在一起,一定可以走得更远!神东“二次创业”号角已经吹响,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我们已经在路上。

——选自西部散文学会微信公众平台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西部散文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蒙ICP备17001027号-1
技术支持:内蒙古帅杰网络有限公司
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邮箱:xibusanwenxuankan@163.com
电话:13384778080
手机:刘志成(西部散文学会主席)13384778080  张帅:1514971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