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9:30-18:30)

在线QQ

客服电话13384778080刘志成:13384778080张彩云:13604770825

会员办理13384778080

微博西部散文网

您好!欢迎进入西部散文网www.cnxbsww.com.

网站阅读量:51554052 在线服务 我要投稿 进入首页
请稍候...
  • 第十届西部散文节暨聚寿山文
  • 第十一届西部散文节在青海化
  • 西部散文学会为获奖作家颁奖
  • 第五届西部散文学会贵州高峰
  • 贵州创作基地授牌
  • 西部散文学会云南牟定县分会

梅香千古/安 源

点击率:1420
发布时间:2023.01.06

中国是梅花的中国,梅花是中国的梅花。梅花为古中国所特有,古梅最早萌生在华夏。“梅之名,肇于炎帝之经,著于 说命之书、召南之诗”(杨万里)。灵山“多桃李梅杏”(《山 海经》)。“其梅其杏”,“秀生茎起”(《管子》)。《礼记》曰“梅诸”。《本草》云“梅实”。摽梅为婚嫁之候,盐梅引和同之论……中国之梅,有“隋梅”“唐梅”“欧阳梅”,有“宋梅”“元梅”“鸳鸯梅”,有“红梅”“白梅”“墨梅”“绿萼梅”,有“竹 梅”“茶梅”“玉蝶梅”……

梅在中国,不止大庾岭上,罗浮山下,岭南岭北,在冈在陵: 梅岭、梅峰,梅涧、梅溪,梅岩、梅谷,梅坡、梅坞……更有梅园、梅庵,梅窗、梅亭,其亭曰“寒香”“春信”,曰“清足”“修 到”,曰“香雪”“玉照”,曰“瑶华境界”,曰“东风第一”, 又有南梅北移“漱芳亭”。

梅之为物,青梅煮酒,调鼎和羹;寒花冷艳,剪雪裁冰; 梅之为信,江南四月黄梅雨,五月落梅风;越使以为国礼,陆凯一枝寄春;梅之为友,竹石三益,岁寒四君,扬州西湖后村, “挺秀凝香一样清”(谢宗可);梅有四贵:稀,老,瘦,含(张大千);梅具四德,元,亨,利,贞(卢翰);梅之为神, 格高韵绝,是春神、喜神、美之神,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中国的梅花,从果实食用经花色欣赏到文化象征,形成了独特的梅文化。中国梅文化是崇高精神与审美意蕴融合的美文化。  梅有标格,“风霜面目,铁石柯枝,偃蹇错樛,古雅怪奇,此其标格也”。梅有风韵,“竹篱茅舍,寒塘古渡,潇洒幽独, 娟洁修姱,此其标格也”(周瑛)。梅有君子之道:“其香也,清;其色也,贞;不屈于霜雪之中,节操古;不溷于桃李之场,标致高”(赵文)。“涅而不缁兮,梅质之清;磨而不磷兮,梅操之贞”(何梦珪)。宋人有诗句云:“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陆游)。又云:“花中有道须称最,天下无香可斗清”(葛天明)。

梅为花御史:“姚黄花中君,芍药乃近侍。我尝品江梅, 真是花御史。不见雪霜中,炯炯但孤峙”(刘一止)。梅占人间五福先:“积铁蟠根气凛然,岁寒元与古松坚。横枝樛曲苔须满 , 冻骨鳞皴雪锦缠。万斛暗香沉老月 , 千年幽梦入歌筵。不知造物从何理 , 占得人间五福先”(郭昂)。

梅为百花魁:“乘闲选胜真悠哉,正见千树冰花开。天寒 日暮湖面净,疏影著水清无埃。杏桃畏寒不敢吐,春榜占作群 花魁”(喻良能)。诗云:“二十年前种此梅,今年闲得对花开。幽看似隔西湖近,春色疑从东阁来。径里独宜松竹旧,门前谁 作杏桃猜。岁寒願得天心复,百卉丛中此是魁。”(何古林)。又有诗云:“牡丹花下一枝梅,富贵穷酸共一堆。莫道牡丹真富贵,不如梅占百花魁。”(郑燮)

梅为名花集大成。“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 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孟子》)“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梅,幽不减菊而态腴,艳不减桃而格清,香不减莲而体敛。”(祝允明)诗云:“茉莉山礬亦可人,圣 之和与圣之清。由来风物须弹压,故遣孤芳集大成。”(北涧僧) 又有诗云:“霜月交辉色愈明,风标高节圣之清。谛观毫发无遗恨,始信名花集大成。”(袁燮)

梅花在中国的风景名胜、园林艺术、诗词曲赋、音乐绘画乃至工艺装饰等众多领域均有重要的地位与显著的呈现。庾岭、孤山、罗浮、邓尉、西溪为赏梅五大经典名胜;宜兴石庭、会稽昌园、成都合江、金陵灵谷寺、上海诸翟、桐庐九里洲、番禺罗冈、杭州越山又为赏梅八大名胜。《梅花落》《大梅花》《小梅花》《梅花三弄》《暗香》《疏影》《东风第一枝》等 均为梅主题音乐经典。张僧繇《咏梅图》、边鸾《梅花鹡翎图》、滕昌祐《梅花图》、宋徽宗《腊梅山禽图》、马远《梅石溪凫图》《雪屐观梅图》《松下繁梅图》《梅竹山雉图》《月下赏梅图》、马麟《层叠冰绡图》《梅竹鹌鹑图》《暗香疏影图》《林和靖 孤山图》、扬无咎《四梅图》《雪梅图》、徐禹功《雪中梅竹图》、赵孟坚《岁寒三友图》、元叟《梅花诗意图》、王冕《墨梅》《南 枝春早图》、吴太素《墨梅图》、邹复雷《春消息图》、陈录《万 玉争辉图》、徐渭《杂花图卷·梅花》、孙克弘《梅竹扇面》、 陈洪缓《梅石图》、朱耷《梅花图》、石涛《梅竹双清图》、 金农《梅花图》、吴昌硕《铁如意击红珊瑚》等,传世名作, 数不胜数。乃至许多题画诗也成为咏梅佳作,许多画梅论成为 美术经典理论。梅花又是装饰工艺的重要题材,梅朵、梅枝、 岁寒三友、四君子、月梅、梅鹊等在建筑、器具、服饰、刺绣、 剪贴等生活领域,成为梅文化的生动展现。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光彩夺目,但并非一花独秀,与梅为伍, 有三友、四君子,更有十友、三十客、五十客等说,而梅花与牡丹,又可称为花界之双英。元马致远在杂剧《踏雪寻梅》中,借唐代诗人之口,赞曰:“天地生万物,”“若牡丹之富丽,若梅花之清奇,禀阴阳之秀气,得造化之偏奇。发于春者繁华莫比,荣于冬者高洁无敌。繁华者若生于玉阙,高洁者若植在瑶池。”“这牡丹天香国色娇,这梅花冰姿玉骨美。他两个得乾坤清秀中和气,牡丹占风光秾艳宜欢赏,梅花有雪月精神好品题。

两件儿皆佳丽,牡丹呵独荣春景,梅花呵先占春魁。”“喜牡 丹者若胸怀锦绣,爱梅花者若节操精微。惟牡丹与梅萼,乃百卉之魁先。”“牡丹富贵梅清远,总是人间极品花。”(张问陶)。中国人之爱梅嗜梅实属举世称奇。何逊在扬州吟咏梅花下,宋 广平公铁肠石心赋梅花;华光月窗观梅影,林逋梅妻鹤子隐孤山; 丁野堂“江路野梅”(夏文彦),扬补之“奉敕村梅”(虞集); 铁脚道人嚼梅咽雪,“欲寒香沁入心骨”(张岱);彭雪琴“一 腔心事托梅花”,“乱写梅花十万枝”;刘克庄诗云:“后村 先生无声画,压倒华光与补之”,“自怜到死犹迂阔,纯种梅 花作墓林”。且不要以为这是诗人的醉语狂言,而正可见诗人 剖肝沥胆的一腔热血与真情。明徐象梅《两浙名贤录》载:

吴镇,字仲圭,嘉兴人。性高介,隐居不仕。工 辞翰,尤善画山水、竹石,每题诗其上,当时称为三绝。有势力者求之多不得,惟赠贫士,使取直也。以爱梅, 自称梅花道人。未殁时,尝自题其墓曰“梅花和尚之塔”。

又,清钱泳《履园丛话》载:

钱堉,字鹿泉,其先本山阴籍,游幕蜀中,遂为成都人。自号梅花和尚,不削发,不披缁,状貌雄杰, 修髯过腹。为人豁达不羁,而豪于饮。喜吟咏,善颠草, 画梅尤入妙品。醉后落笔,逸趣横生,自谓醒时不及 也。尝爱虎邱之胜,筑生圹于后山,左右俱植梅花。 自题其墓柱曰:“槐梦醒时成大觉,梅花香里证无生。” 以嘉庆戊寅年卒于吴门,其故人周勖斋太守葬之,成 其志也。

至于踏雪寻梅、邀友赏梅、月下观梅、饯梅饮梅、寄梅赠梅、评梅品梅、画梅写梅乃至吊梅之凋、招梅之魂等梅人梅事, 则又为文人雅士之乐为、成传诵千古之佳话。更遑论梅花馔、暗香汤、梅花妆、梅花酒、梅花香、梅花太极图、九九消寒图…… 咏梅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恒久弥新的主题。咏梅诗词是中国梅文化的组成部分。本书名曰《东风第一枝:咏梅诗话》, 是岁寒三友与梅兰竹菊丛话之一。笔者从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 文献典籍中采撷了千余首咏梅诗词,辅之以曲赋图谱,弥纶经 纬,编贝贯珠,联缀成篇。全书八章,述梅人梅事,咏梅诗梅词, 品梅风梅韵,彰梅魂梅神,是霜天林海中之一枝芳艳,亦为中 华文化精神世界之一束虹光。词曰:徂徕十八公,嶰谷美籦龙, 东风第一枝,我乐在丛中。又曰:寒梅剪冰雪,青竹耸劲节, 兰沐南窗雨,菊对东篱月……


安源,教授,文化学者,内蒙古自治区文史研究馆馆员。在中华书局、展望出版社、时事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及京津沪蒙等地报刊上发表文章百余篇;出版专著《中国传统节日诗话》(群众出版社)《鄂尔多斯文化之旅》(远方出版社)《安源文学论文选》(作家出版社)《中日文学比较散论》《东风第一枝:咏梅诗话》(团结出版社);合著多部;主编《金冠文库》丛书等百余种。著作曾获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等奖项。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西部散文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蒙ICP备17001027号-1
技术支持:内蒙古帅杰网络有限公司
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邮箱:xibusanwenxuankan@163.com
电话:13384778080
手机:刘志成(西部散文学会主席)13384778080  张帅:15149717177